前言
中伊两国作为文明古国,在安全、文化、经济、政治和贸易领域是亲近的伙伴,双方在多边和双边领域都有非常相近的观点和共同利益,因此两国战略合作关系非常重要。中伊两国在文化上有很多共同点,都支持多边主义、支持国家享有主权和平等,全球不同问题上拥有相似和共同点观点,因此这也导致两国的关系发展到战略水平,这对两国利益是双赢的。自两国年建交后,双方在能源、基础建设、工业、科学技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合作。两国领导人都有意愿发展两国关系。可以肯定的是,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和伊朗双边合作将是两国战略关系迈出的重要一步。
根据年1月公布的中国和伊朗全面战略合作的宣言,定下以下切实目标,强调要建立一个机制为两国具有前景的25年合作建立一个基础构架。
第一条前景
伊朗和中国全面战略合作,将在双边、地区和国际关系领域展开。
第二条责任
根据两国合作巨大潜力,双方在以下框架进行合作:
1.扩大经贸双边合作。
2.政府部分、以及在私营领域、和自由贸易区的互动。
3.增加双方在旅游、技术、经济领域的投资规模。
4.增加在不同经济领域的战略合作。
5.扩大科技部门、大学之间的合作。
6.重新审视两国经济合作的路线、去除障碍。
7.加强两国安全、反恐合作和法律执行力度。
8.加强军事合作、增强两国战略国防潜力。
9.其他领域。
第三条根本目标
通过双边战略政策,为两国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创造条件和机遇。
第四条合作领域
双方全面合作领域如下:
1.能源,包括原油(生产、运输、石化、安全保障)、石化、新能源和非军事用途的核能源。
2.建立铁路、高速公路、海上运输、发挥伊朗在“一带一路”上的重要作用。
3.高标准的银行之间的合作,强调通过使用本国货币,反对洗钱、打击恐怖主义和有组织的犯罪。
4.扩大旅游、科学、学术和技术合作,人力资源培训的交流。
5.去除贫困、改善欠发展地区的民众生活。
第五条执行的措施
双方根据共同利益和原则、在全方位领域进行战略合作,措施如下(见后面第三节)。
第六条监督和执行
1.为了协调和监督,需要建立一个机构和机制,由两国领导人指派的代表、高级别的官员负责。
2.双方高级别代表将每年举行互访、需要时将举行会谈互相协商。
3.两国外交部,将作为两国合作的负责方,负责协调和监督与其他各部(如中国经贸部和伊朗财政和商务部)的合作,同时负责在适当时候向两国领导人提供双方合作发展的报告。
第七条与第三方国家的合作
根据一带一路倡议,双方鼓励通过共同的项目,与邻国进行多边和双边的合作。
第八条抵制外来压力
坚持支持多边主义原则,双方将抵制第三方非法的压力,维护这一合作协议的执行。
第九条最后确定
1.在第3/4/5条内容提过的内容,任何修改,需双方满意通过协商解决。
2.必要时候,为了成功执行这些内容,任何一方可以提出修改建议,但不可以影响或阻碍协议项目的执行。
3.双方协议签订以中文、波斯语和英文三个文本签订。如果有争议,以英文文本为标准。
4.协议时间为25年。
第一节基本目标
1.通过双方的努力,中国将成为伊朗固定的原油进口国。伊朗会关切中国在伊朗石油领域投资回报的担心,与此同时,中方亦应优化金融支付手段,保障伊朗售出石油后的收益。
2.通过发展多面交通运输、包括建立在地区和伊朗国内的铁路网络、高速公路、海空运输,来提高伊朗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地位。
3.扩大在智能网、知识产权、新型工业、电力、健康医疗、农业、重工业、石化、石油等经济领域的投资。
4.扩大新技术发展交流合作,包括清洁能源、建立电站、通讯信息技术等。
5.改善海关合作、发展双方的经贸合作。
6.发展农业、制药、卫生、新工业的合作。
7.发展旅游合作、包括鼓励投资旅游设施的基础建设等领域。
8.扩大新技术知识合作、保护生态环境等。
9.扩大双方在海上港口、海上基建领域的合作。
10.讨论关于伊朗能源项目的合作。
11.在伊朗建立新城市的合作。
12.在一些港口和海岛,建立工业中心、服务中心、技术为核心的工业园、促进两国共同商品的出口和生产。
13.鼓励发电站投资。
14.扩大军事、国防和安全合作,包括加大教育培训项目合作、国防工业等领域的互动。
15.加深两国在国际、地区、双边政治上的全面战略合作。
第二节25年全面合作计划的主要内容
一、能源领域
1.确保长期能源安全。
2.建立进口伊朗原油的共同机制。
3.鼓励双方通过共同投资发展伊朗石油业,确保中国的能源所需。
4.关于双方在原油、天然气和石化产品的储藏、配置设备的合作进行对话。
5.鼓励中国公司投资伊朗的能源、水、电力发展。
6.鼓励中国参与伊朗水电工业领域的项目,带来新科技知识和经验。
二、参与一带一路
1.地区和国际的一带一路走廊
1)伊朗可以积极参与南北通道(恰哈巴尔港口到中亚)、南西通道(恰哈巴尔港口、阿巴斯港到土耳其和阿塞拜疆)。
2)谈判关于建立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的铁路走廊以及相关项目。
3)建立国内铁路网,基于私有化、市场和竞争原则,推进伊朗东西铁路线网的建成。
4)鼓励中国参与伊朗铁路、高速公路项目合作。
2.地区合作
1)伊朗能源(石油天然气)从西至东的运输。
2)通过使用中国—巴基斯坦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和中国确保天然气供应。
3)共同参与执行计划向伊拉克输送天然气和能源。
4)中国参与伊朗和周边邻国的电力输送和生产项目。
5)共同投资建立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的电力输送网。
6)共同合作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向伊拉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输送电力、建立伊朗东西走廊。
7)共同合作在一带一路的线路上确保电力能源供应。
8)建议共同建立水电站、通过使用一带一路基金会的基金和其他投资形势,发展新技术。
9)共同合作为伊朗和地区,建立中小型电站。
三、海港合作
1.参与加斯克港口发展。
2.共同建立工业产业园。
3.共同建立旅游城。
4.在生态环境、工业、港口建设、科技、智能技术等领域合作。
四、远程通讯和技术领域合作
1.合作建立加强通讯信息网
1)发展第五代远程通讯。
2)基础服务(社会通讯、搜寻引擎、电子邮箱等)。
3)远程设备(包括gps系统、信息储存等)。
4)手机、电脑等硬件设备合作。
5)关于软件IT开发等进行对话合作。
2.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共同参与项目和实验。
3.两国高校共同研究开发(类似whatsapp等)软件。
4.加强双方卫星通讯的合作。
五、经贸领域的合作
1.金融、银行保险合作。
2.农业、健康领域的合作。
3.旅游和文化遗产的合作。
4.建立金融贸易机制加强两国经贸联系。
5.保障两国信用项目合作、商讨去除障碍。
6.减少贫穷、共同执行在欠发展地区的发展项目。
六、国防安全和军事合作
1.在地区和国际领域进行反恐合作和军事国防合作。
2.加强在人员培训、教育、演习、交流设备和国防技术、国防工业方面合作。
七、政治合作
1.要建立全面合作的必要机制。
2.在国际和地区的国际组织机构方面加强合作。
第三节执行措施
一、短期措施
1.能源石油
在适当条件下双方可以达成协议:
1)向中国提供稳定原油。
2)石化和下游石油工业项目上与中国公司合作。
3)参与中国和世界各地的原油储存、设备和生产。
4)参与建立伊朗能源运输线、包括建立石油天然气管道、电力网和石油产品的运输。
5)增加伊朗石化产品出口到中国,以及有关垃圾发电项目的合作。
2.银行、金融和保险
1)在两国法律框架下扩大银行、金融、保险合作。
2)与信用保障机构签订协议、确保为基建、生产、服务等项目提供便利。
3)共同建立一个贸易公司、改善两国商品等贸易。
4)鼓励基建项目等财政保障。
5)中伊两国在自由区、特区建立金融分支机构。
6)基于一带一路,为中国在伊朗工业、贸易自由区的投资提供便利优惠。
7)鼓励金融保障机构和伊朗进行金融合作,建立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基建、生产等项目。
8)加深双方金融合作,签订金融协议、建立共同发展基金,使用各种资源包括在适当时候使用一带一路基金。
3.基建运输
1)鼓励为机场建设、购买中伊共同的航空商品,投资和建立航空确保发展的基金。
2)机场管理、改进设备、信息技术基础建设、培训和空运业等方面进行合作。
3)交流合作提供空运业所需技术。
4)完善地区和国内的铁路项目。
5)吸引中国投资伊朗的铁路例如德黑兰至伊斯法罕高铁、德黑兰至马什哈德、德黑兰至大不里士的高铁,以及完成北部高速公路项目。
6)共同投资建立智能城。
7)合作交流大型沙漠公路项目。
8)共同建立国际海运公司。
9)中国投资参加港口物流、铁路物流和到自由区的物流。
10)鼓励参与伊朗房地产领域的基础建设。
11)参与建立在伊朗的环保、新一代智能城市。
4.科学、文化、旅游和生态保护
1)鼓励两国使用科技合作领域的共同基金、给高校学生、教师奖学金进行交流。
2)确定新技术领域的共同项目。
3)高校校长交流。
4)信息技术交流。
5)在虚拟空间领域合作。
6)扩大全方位网上合作、鼓励媒体网上信息交流。
7)鼓励两国在网络安全方面签订协议、特别是无国界网络安全信息合作。
8)扩大旅游和文化遗产领域方面基建、服务和产品的合作、吸引两国游客。
9)举行大型文化展览、加强中伊友好协会和机构的作用。
10)抗击沙尘暴、改进水土环境的合作。
5.自由经济区
1)鼓励中国投资伊朗的自由区特别是在gheshm岛、arvand和maku的自由区。
2)吸引中国公司投资自由区的港口建设。
3)邀请中国专家给伊朗自由特区传递新技术和经验。
4)支持亚洲基建投资银行和一带一路基金,参与伊朗自由区项目的投资。
5)参与国际基金组织对伊朗自由区投资、以及一起合作在第三国跨边境地区建立自由区。
6.工矿业和贸易
1)汽车制造厂之间进行合作、传递新技术,不仅提供本国市场需要,还可以通过生产链提供给第三国。
2)在第三国,为了在伊拉克、阿富汗和叙利亚重建,双方进行特别工业领域合作。
3)扩大地铁项目合作。
4)设计汽车工业城。
5)鼓励开发、利用和投资矿产、太阳能发电和制造家用电子产品、造船业等合作。
6)建立共同的出口信用基金。
7.农业和健康
1)扩大在抗击新冠和类似病毒之间的合作。
2)加强两国在健康技术、培训、医科大学之间的合作。
3)加强两国制药业和医疗设备的合作。
4)鼓励中国公司投资农业、灌溉等领域,并带来新技术。
5)通过中国投资参与,扩大农业、畜牧业、奶制品合作和出口。
6)鼓励大米、农业种植等相关科学技术合作。
7)加强双方在食物、农业等方面的海关检验等合作。
8)加强在伊朗所需的制药和传统医药投资。
9)在林业、沙漠改造、生态方面加强共同研究合作。
8.国防安全军事合作
1)支持建立国防军事联合委员会。
2)扩大军事国防、反恐、反毒品走私等培训合作。
3)根据计划进行陆海空联合演习。
4)在国防工业扩大合作投资。
9.国际和地区的政治双边合作
1)外交部长、司长、各部长助理、地区官员都要每年进行高层代表团互访、互相交流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看法。
2)在国际和地区组织机构中,支持对方提名以及成员,包括中国支持伊朗成为上合组织成员国。
二、长期措施
1.支持发展两国南北走廊的运输和货物中转(中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
2.发展港口设施,建立石化、技术、工业中心。
3.在伊朗法律的框架下,为中国公司在伊朗天然气领域的投资提供便利。
4.为中国在加斯克港口的石化项目投资和石油出口提供优惠。
5.吸引中国参与恰哈巴尔港口石化城项目投资,提供优惠便利条件。
6.在伊朗经济特区建立中国工业城,目的是提供中国所需要的生产和服务,以及地区市场。
7.在法律框架下,在特定岛屿上建立中伊共同的食物工业、海运、石化、旅游中心。
8.共同在中国建立特别为伊朗石油产品设计的炼油厂。
9.在伊朗南部和西部、东部共同投资中小型炼油厂,向周边邻国出口产品。
10.在伊朗沙漠地带投资建立清洁能源,向周边国家输出能源。
11.矿业、铁、铝等方面共同投资。
12.利用地缘优势共同完成周边邻国的项目。
13.合作生产、确保航空产品的相关配件、建造(飞机和直升机)以及测试生产。
14.为伊朗基础建设提供财政保证。
15.鼓励农业的基础建设。
16.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旅游业开发。
17.手工业领域的培训、研究和销售合作。
18.海上旅游和海上云合作。
19.重建历史遗迹、文化遗产合作。
20.医学方面共同投资生产先进医疗设备。
21.共同投资建立清洁能源。
22.共同投资建立国际数据网络交流中心和国际交通运输线数据中心。
23.在国际、地区和国内层面、在高校间虚拟空间进行远程教育。
24.通过使用中国的潜力,讨论建立国际财政中心的可能性。
惟新不惑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