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12时,“梧桐书屋启用及捐书仪式”在我校举行。陈文申书记,苏志武校长,袁军副校长,吕志胜副校长,蔡翔副校长,校长助理王志等学校领导与我校知名校友白岩松、李瑞英、金越、陈晓卿、郎永淳及央视著名主持人鞠萍、水均益等齐聚一堂。嘉宾们向梧桐书屋捐赠书籍,并以“梧桐书屋的定位与功能开发”为主题进行了“思想午餐”交流活动。来看看现场各位嘉宾对梧桐书屋的运营有哪些想法吧~
李瑞英:
梧桐书屋是连接业界和学校的纽带,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广阔的平台,同学们可以在这里成长。同时业内的人也需要同学们真诚的眼光,充满创造力的想象去推动业界的发展。梧桐书屋的设想是非常好的,我愿意竭诚地为大家服务。
白岩松:
好的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教学大纲和它的执行,另一个是充满人性化的故事,两者缺一不可。梧桐书屋应该成为传媒大学的一个故事,因此起了个小名叫“空白”。这个空间应该由大家把它填满。
他给“空白”写了一段话:
空白很小,只放得下浓缩的思想与创意。它应该有趣好玩,让人好奇并持续在每一个春夏秋冬里,开放并透明着。来这里不为到达,而是一种向着远方的出发。其实人生就是空白被填满又能有勇气放空的旅程,所以,空白有多大取决于最终你能走多远。
梧桐书屋一共有两个主题房间,一个是“思想”,另一个是“创意”。
在“思想”这个房间,我们可以通过“梧桐书屋”公众平台开展“思想午餐”活动。“思想午餐”面向广院同学和工作五年的青年教师。每次都会有传媒精英人物来这里跟同学们一起交流,同学们通过对嘉宾提问题的方式报名,嘉宾筛选出自己觉得有意思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提问者就能得到和嘉宾面对面交流、共进午餐的机会。希望“思想”这个房间成为一个思想交流和碰撞的地方。
“思想”这个空间还可以填充很多,比如来传媒大学办讲座的主讲人可以在讲座之前在这里边吃边聊边和同学们交流。传媒的业界人士想要开个策划会交流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在这里,这里应该是透明、开放的。
隔壁的“创意”则是给学生们举办夜间主题活动的地方,每个月应该由每个学部来开展“诗歌之夜”、“纪录片之夜”、“乐手之夜”等等之类的主题活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聚在一起交流自己的想法,“创意”也可以用来举办小型的学生个人作品展。
金越:
古有著名的“岳麓书院”、“白鹿书院”,中国传媒大学也需要一个这样的“梧桐书院”。这里应该成为一个全社会思想交流和碰撞的地方。梧桐书屋需要有人主持,长期化,长久地坚持办下去。同时也可以起到多学科交叉的作用。不同学科的同学在这里相互交流,可以让梧桐书屋成为一个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地方。
水均益:
希望梧桐书屋能够润物无声,精耕细作。梧桐书屋应该作为传媒大学的文化遗产,作为传媒学子的思想财富。梧桐书屋需要一个哲学性的,制度化的管理机制让它更好地运行下去。
鞠萍:
传媒大学是我的“中国梦”,五十岁以后还想来传媒大学读书,可能我年纪已经太大了。三十年前的此时我正在广院的培训班,我也可以算是广院毕业的了。有什么事来找我帮忙的,只要我有时间我一定来。
陈晓卿:
虽然我的工作比较忙,但只要是母校一定会竭尽全力,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郎永淳:
美国的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虽然只有人,但它们学校的图书馆有9层楼高。每个学生都特别努力才能取得非常好的成就。看到新的图书馆、新的梧桐书屋。这是个伟大的时代,在教育当中要形成思考,让人通过读书通过实践,让他们看见未来。通过梧桐书屋,汇聚更多的思想碰撞,让广院的学子在这儿能够看得见未来。
梧桐书屋现在已经正式开放了,将来还会有更多的精彩活动等待着广院的莘莘学子。正如白岩松老师所说,这是一个空白的地方,等待着我们把它填满。希望梧桐书屋能够成为一个精彩的故事,成为广院宝贵的精神财富。
监制/姚瑶
主编/朱彦霖
编辑/郑伟松脱崟
中传新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新媒体部白癜风一般出现在什么部位中科让您告别白癜风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