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大讯飞办公楼二层的人工智能展厅里,一段视频正在播放欢迎到访的客人。视频中,著名新闻联播主持人李瑞英和康辉字正腔圆地播报:“欢迎您参观科大讯飞——中国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产业的领先者。”声音之自然、真切,完全可以乱真。
年4月26日,相似的一段视频,呈现在参观科大讯飞展区的习近平主席面前。听到如此逼真的声音时,习主席不禁问道:“这是你们找他们录的吗?”当得知这是电脑合成声音时,习主席非常高兴地说道:“这个厉害!”
厉害的不只是语音合成,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成果已经远不止这些。
来看讯飞用户陈先生的一天:
7:00
陈先生被叮咚智能音箱唤醒,他“吩咐”叮咚打开卧室灯、“汇报”完天气预报后播放他最喜欢的电台。
8:00
他“命令”飞鱼助理拨通秘书电话询问开会地址。
9:02
他迟到2分钟,幸好会议使用了“讯飞听见”,前面漏听内容已经变成字幕显示在会场显示屏上。
10:30
他用“晓译翻译机”和外籍客户达成了合作意向。
14:00
去银行办理业务,“晓曼”机器人接待了他。
14:30
他在灵犀语音助手的建议下找到一家菜馆吃饭。
17:30
他用“智学网”检查了孩子最近在线评测情况。
23:30
睡前陈先生用“语记”App写下了日记。
在科大讯飞设想的蓝图中,用不了十年,人工智能就会像水和电一样渗入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里。
中国人工智能正在快速追赶美国,科大讯飞在多项国际语音合成和中英文文本互译比赛中获奖。这家人工智能公司侧重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正在与中国科技部合作,研发一款人形问答机器人。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我们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让它去参加高考,并被重点大学录取。”
—《纽约时报》年2月报道
年,伴随语音识别浪潮,科大讯飞从语音合成技术提供商起家。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和发展,年,科大讯飞成为中国智能语音技术与市场领头羊并在A股成功上市。早在年,人工智能大潮还未兴起之时,科大讯飞便率先在中国推出“讯飞超脑”计划,目标是让机器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未来还要考上一本,甚至清华、北大、中科大。
▼
5月4日下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陈威如在安徽省合肥市参访了科大讯飞,并与董事长刘庆峰就人工智能产业前景以及讯飞的平台化发展进行了对话。陈威如教授是《平台转型》和《平台战略》两本畅销书的作者。
陈威如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战略学副教授
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突破令人震撼。我们看到讯飞听见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5%以上,晓译翻译机也能实时进行翻译,讯飞也将人工智能发展到教育、家居、医疗、司法,可以说你们在处理与神最接近的事,可能极大地改变人类工作与生活,请问科大讯飞有没有什么哲学信仰价值观在指引公司的发展?
刘庆峰
科大讯飞董事长
人工智能对世界到底是推动还是威胁,其实就是AI(人工智能)和IA(智能增强)两种观念的冲突和争执。霍金就发自内心地担心,年之后人类也许会被人工智能所统治。一直以来,大家也都有这个担忧。
对于讯飞来说,我们的哲学主要有两条。
1
人工智能不是替代品,而是人类的助手。
今天,人工智能帮你处理10%的工作,一年以后也许就是50%,5年以后可能就是99%了。那时候,人们只需做1%的事情,剩下的时间都可以去思考未来。现在很多人都有焦虑感,其实是因为一直处在复杂重复劳动中,时间不够用,而通过AI的帮助,人类也许会进入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愉快、富有创造性的阶段。
2
将来AI替代掉现在的绝大部分工作,是完全有可能的。
现在有科学杂志认为,年会有50%的工作会被AI替代,在中国这个数字是77%。我们认为用不了这么长时间,但是AI的发展同时会创造出更有创新性和更有情感特质的岗位。举例来说,以前每个家庭有辆自行车就不错了,后来有个电话就不错了,现在是每个人都有一个手机,将来每个家庭可能有好几辆车,好几个机器人,这本身就是很大的需求。无论是机器人本身直接的产业,还是零部件或者后台的服务,都会带来很多方向。
▼
之前和马云聊天时他说过,人类前两次工业革命带给社会的有喜,但更多的是忧,很多人失业,然后发生了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今后人工智能会不会也导致这个问题?今年两会我们给国家提了九项建议,从人工智能的源头技术创新,到标准制定、人才的引进,再到法律、伦理和人文,要一揽子考虑。未来5到10年,如果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很多老百姓会猝不及防,所以现在就要培训,就要建立机制。如果现在顶尖的企业,或者有望成为领导性企业的公司和顶尖科学家们都能够主动响应,社会都更北京中科医院十二年致力公益事业治白癜风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