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财经记者都
“《新闻联播》的播报风格,从栏目创立开始,就延续了老一辈播音员齐越、夏青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时确立的播音原则。”《新闻联播》的首批播音员之一的赵忠祥对记者说。他将这种播音风格概括为:“字正腔圆”、“庄严”以及“严谨”。
国家形象落到几张脸上,这几张脸就不再是播音员的脸了,它们成了一种仪式和文化符号。
改革试验曾在《新闻联播》的播音队伍里发生,但却无从继续。
《新闻联播》的很多新闻稿,来源于新华社首发的通稿。由于新华社通稿不能改,在电视台上本来应该用口语播出的新闻,这时只能念文字稿,即便播音技巧再高,也无法像口语播报那样自然。
年时,《新闻联播》的播音员们用了一星期的时间,练习“说新闻”。他们在一些句子结尾加上了“呢”、“啊”、“啦”这样的语气词,试图让新闻播报更亲切。
“但结果他们自己都觉得非驴非马,语气很古怪。”陈昌凤副教授说,“新闻内容已经决定了语言风格、主持人的形象甚至是演播室的设置。《新闻联播》总体已经风格化了,不可能光从语言风格改。”所以,“在目前的央视新闻栏目中,只有《新闻联播》还保持着播报体的新闻播音风格。”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李小华院长说。
就像是《新闻联播》第一代主播赵忠祥所说,中国国情要求央视的主持人能够撑起这个国家的体面来,就不能以一种非常个性化的人来代替全民的主流意识。主流意识不是一个人的个体风格随便能来诠释的,那你胆儿也太大了。
他们告别了《新闻联播》主播台
仍是公众最熟悉的陌生人
大多数走下《新闻联播》主播台的“国脸”们,也消失在了公众的生活中。
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彭苏在《走近邢质斌:最熟悉的陌生人》一文中写道:“事先我们就得知,她从不接受媒体采访,我们没有畏难,面对我们不同形式的富有诚意的采访申请(或者骚扰),她依然坚持原则毫不动摇,一如她的语音的铿锵有力,一如她所供职节目的爱憎分明。
“事实上,我们甚至没有直接听到她拒绝的声音(她是通过助手转达的),我们是多么想听到她在生活中的声音,哪怕这句话只有一个不字,可惜,我们只能冀望于晚上7点以后与她在电视上约会,其实,那不是她与我们的约会,那是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通过她与全国人民的约会。
“如此,她依然是我们最熟悉的人,也依然是我们最陌生的人。
“她,就是全党、全军充分信任但全国各族人民又充分不了解的新闻联播播音员,邢质斌同志。”同样,李瑞英对于此番退居幕后,在回复搜狐娱乐的短信中称,“我们俩去中央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指导委员会从事培训工作。”至于其他的事情,李瑞英称,“不是我们考虑的范畴。”这似乎成为了《新闻联播》主播们的共同特点:很少在主播台之外出现,也极少听到他们的消息。
对此,李瑞英的老师、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教授张颂说,“泱泱大国,堂堂大台。八亿人的眼睛都盯着他们,他们肩上的压力可想而知。”年6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换脸”后,网民热评如潮。
当晚7时,两位年轻的播音员——三十出头的康辉和28岁的李梓萌——加盟《新闻联播》。据悉,“康李配”是这档世界上收视人数最多的电视新闻节目17年来第一次出现的新面孔,也是目前最年轻的一对拍档。
无论是康辉与李梓萌的到来,还是李瑞英与张宏民的离去,对公众而言,他们都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记忆中的国脸。
---------------------------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我是中国最大的财经记者社区,注册记者超过名,拥有财经记者写作所需要的主通讯录、新闻发布会、线索、选题等,是财经记者写作的重要工具,在线率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