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
星爷的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一直很低,这已经难以让人接受,更离谱的是,昨天偶然在豆瓣上看到胖爷的《我的特工爷爷》只有5.3分。
离晒谱。
不知道豆瓣的评分是不是被水军刷出来的,但就以豆瓣的评分来区分国人对电影的评价。
之后顺便查了八九十年代到世纪初的功夫片在豆瓣的评分,居然是总体偏低,但老外的电影却是以高分居多。
可能真的是他们的电影很优秀也说不定,但我们自家的电影就真的那么不堪入目吗?尤其是很有中国特色的功夫电影。这不禁让我想起一个词,
文化入侵,可能有些过激,但似乎我们更愿意接受外来的东西,而对自家的文化却是百般挑剔,更不愿意,静下心来,去发现自家电影的优点。
是不是通过贬低自家的电影,然后高谈阔论老外的电影,这样就会显得自己的格调很高。
我觉得这不是格调高,而是一种悲哀。
在这里想说的是,《我的特工爷爷》不应该只有5.3分。
《我的特工爷爷》是胖爷时隔20年再执导筒的功夫片。
电影讲的是胖爷饰演的老丁因为“孙女”李春花被黑帮捉走,胖爷为救心爱的孙女,只身犯险前往贼窝,和恶势力展开一场殊死搏斗。
惩恶除奸是警察的工作,但要走法律程序,就算是警察也不可乱抓人,即使知道他是坏人。
在证据不足,警察无法干预的情况下,老丁为救孙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和恶势力搏斗。
主题简单明了的表达出来,胖爷和孙女之间的亲情,这种爱已经超越了生命。
所有电影的开头基本都是介绍角色,引出戏剧性前提,描绘故事的情景,之后带出问题,引出冲突。
老丁是个退休军人,独自住在乡下,有爱慕老丁的热心肠包租婆朴师奶,火车站的朋友三老头,刘德华饰演的渣男李政玖,以及和老丁关系很亲密的李政玖之女李春花。
开头是胖爷平淡的生活日常,虽然平淡,但很温情。
胖爷和李春花一起吃冰淇淋,一起钓鱼,一起话家常,一起吃饭,对李春花的关心总是在点滴的生活中。这是电影内在的情感线索。
外在的动作线索是由李政玖带出来的。
刘天王在这里只是个咖咧啡,走了个过场,但这个过场走得非常成功。
一是贡献了主线剧情,偷珠宝,引来黑帮争斗。
其二是感情戏。刘天王的作品有六十多部,质量有好有坏,但演了六十部电影的刘天王,如今的演技是得到肯定的。
他很好的诠释出李政玖这样一个“活着浪费空气,死了浪费土地”的渣男,但他对女儿的感情却是真心的,为了看女儿一眼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所以,在电影偏后,李春花的母亲的男友在背后说李政玖的坏话,就算李政玖是个渣男,他也值得女儿为他煽出一巴掌,李春花掌捆了其母男友一巴掌。而李春花的母亲只会埋怨李春花的种种不是。
两者对李春花的态度作一对比,而且李春花是和父亲李政玖一起住的,而不是母亲。
可以看出,李春花和李政玖之间的父女情,这条感情的副线也是塑造得很成功。
也许是因为军人的身份设定,所以《我的特工爷爷》的武打风格没有《杀破狼》的大刀阔斧,一招一式,简单,且又快又狠。
虽然武打戏份不算多,但高龄的胖爷依然亲力亲为,坚持拳拳到肉的风格,所以即使武打戏份不多,但其实重点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武打戏要精彩,要吸引眼球,《我的特工爷爷》绝对做到了这一点。
另一点,成功的武打戏还需要一个逻辑分明的结构来铺垫,一招一式,是力量的爆发,也是情感的爆发。
《我的特工爷爷》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
前面胖爷和李春花那段感情戏就是为了这一刻的爆发而铺垫。
黑社会欺负李春花,胖爷从容的走向对方,即使对方声嘶力竭的大喊叫胖爷滚开,但胖爷依然平静的走向对方。
一动一静的对比中,胖爷在平静中压抑着自己的情感,在向对方打出的一招一式中,是前面那份平静过后的爆发,是老丁为保护孙女的奋不顾身,是老丁对孙女的爱。
这是很多功夫电影很难做到的。但《我的特工爷爷》做到了。
另外,功夫电影比较男性化,女性的角色会被弱化,这是自然的。
朴仙花对胖爷的爱意作为电影一种点缀,也是一出神来之笔。
这样电影不会过于单一,既有胖爷扎实的武打风格,也有胖爷和孙女之间温情的亲情,也有朴仙花对胖爷这段颇有喜感的爱意。
而且,火车站三老头的调侃也为电影带来愉悦的气氛,但他们不仅仅是为了搞笑而搞笑。
三老头和朴仙花是作为情感线索的副线,所以电影很多处场景,是邻里之间的关怀。
在老丁失落的时候,三老头安慰老丁,而朴仙花是把对老丁的爱慕化作一种关怀,这些都是电影赋予的一种人性美。
李春花寄托了老丁所有的情感,没有李春花的左右相伴,老丁的生活无聊许多。老丁因此去找李春花,两人在蛋糕店吃雪糕。
李春花听到别人骂他老爸,李春花打了那个人,之后伤心地离开。
这个场景是在写李春花,但其实是在写老丁。
老丁保护了许多人,但保护不了真正的孙女。
李春花是他的另一个孙女,但此时的老丁也无法帮助伤心的李春花,李春花离开蛋糕店,剩下很无助的老丁。
在电影开头,李春花经常翻窗到老人家去陪伴老丁,老丁在生活中很关心李春花,开头老丁的情感波澜不大,只是描写老丁和李春花之间一种很亲密的关系。
但在这里第一次感受到老丁一种强烈的情感。他因为无法帮助李春花,自己也跟着失落伤心。
故事在不断往前推进的同时,人物细腻的情感变化也很好揭示出来。我们明白,
原来老丁的内心情感是一直受李春花左右的。
在电影开头,虽然有婉约提到,但不足以证实老丁把对孙女的歉意和关心投射在李春花身上。
故事往前推进,我们看到胖爷的那一段自述,我们终于明白,老丁的情感之所以受李春花左右,是因为老丁把对孙女的歉意投射在李春花身上。
李春花和老丁没有血缘关系,但老丁早已把李春花当做自己的孙女,从电影开头一直都是,只是故事往前推进,这种情感才慢慢揭示出来。
这是电影内在的感情线索,他对孙女有遗憾,所以他不想再失去另一个孙女。
外在的动作线索,老丁决定去贼窝救李春花。
一条引藏在动作之下的感情线索,配合着外在的动作,胖爷走进了贼窝。
电影就两处武打戏,前面花了这么多时间来铺垫,所有的感情在这一刻爆发出来。
这段武打戏是全片的高潮,动作场面不仅火爆,而且又有角色的情感作为铺垫。
胖爷打败中国黑帮和俄罗斯黑手党,就只为救自己的孙女。
虽然打败中俄黑帮,但崔东宪在逃跑时被手下杀死,李春花的下落不得而知。
老丁第一次丢失孙女是因为自己的无失之过,所以老丁正视自己以往的过错,但还是保护不了最亲爱的人,
电影切入老丁和李春花以前那些快乐的时光,而镜头回到当下,是老丁保护不了孙女的现实。电影是用画面来讲述故事。
“我不见了孙女”,一语双关,
把肥丁失去孙女的感情很好表达出来。
电影开头是老丁和李春花温暖的点滴日常,李春花去亲戚家,老丁的失落,之后李春花和老丁住在一起,而且故事不是安排李春花被黑帮捉去,所以才有电影最后老丁以为失去李春花这场感情戏,
结局是老丁没有失去李春花。而就是在这样一得一失感情线索下,我们才能感受到老丁那份亲情的厚重。
《我的特工爷爷》的故事是讲得非常成功。一部好的电影最基本就是把故事讲清楚。
如前面所说,故事往前推进,渐渐的揭示出胖爷对李春花的爱,另一个是胖爷作为军人的坚守,把被子叠整齐,对自己的军装很细心的呵护。
人物的塑造离不开演员的演技,胖爷的演技绝对是完美的,表情变化不大,但眉宇之间一个细微的变化却很传神。
影像风格既有功夫片精彩的武打戏,也有剧情片真挚的感情戏,还有邻里的人文关怀。
而电影里那批老一代香港电影人,更是满满的回忆,虽然他们只是个龙套,但就如胖爷所说,“我们还能再打。”
看着银幕里白发银丝的龙叔胖爷,他们还能再打,但不知还能再打多久,七小福的神话是否还能再继续。麦嘉,徐克,石天,当年新艺城的七人队缔造了多少经典,他们的传奇能否还能再延续。那些关于香港电影的故事,究竟还能再讲多久。
记得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大概内容是一个偶像因为擦破皮去住院。
脑海第一个想法就想起我们的胖爷说的一句话,原话如下,
洪金宝:“腿断过七次,手断过三次。”还有,
57岁的惠英红,在拍摄的《Mrs.K》她的最后一部动作片,导致左膝永久伤残。
而世界上生命力最顽强的龙叔,他曾在《开讲啦》的节目上提及自己受的伤,已经多到数不清。
还有元彪、元华等等。
在那个没有过多特技的年代,拍戏最多不超过两台摄影机的年代,这帮老一辈香港电影人,对待电影的态度的确是没有黑点。
在武侠片盛行的年代,是李小龙的创新让功夫片崛起,七小福接过这根接力棒,将功夫片发扬光大,直至影响世界。
而正是他们的努力,香港电影的功夫片才能成为最具特色的类型片,他们以那拳拳到肉,实打实摔的风格,征服了全世界。
洪金宝,是七小福最先进电影圈的,80年代初成立嘉禾子公司“宝禾”。
称霸上世纪80年代香港功夫电影的就是这位很了不起的胖爷,80年代连龙叔和刘德华都给他跑过龙套。
90年代胖爷和师弟成龙,两哥们撑起香港的功夫电影,一个倾向幕后,一个幕前。
在香港电影走向低迷时,大批优秀的电影人外流,像龙叔、发哥、吴宇森、李连杰等纷纷跑去好莱坞,而星爷留在国内创造经典,杜琪峰等引领银河映像对吴宇森式的英雄片创新,开创新一代的警匪片,胖爷则退居幕后,做武术指导。
我们需要龙叔他们走出国门去为华人争光,但也需要胖爷他们坚守阵地。也正是这批选择留下的电影人,香港电影才迎来最后一波“繁荣”。
无论如何,香港电影那个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胖爷也日显老态,但就算是廉颇老矣,始终是廉颇,更何况我们的胖爷还能再打。
最灵活的胖子,最会打的功夫熊猫……都不是,他是洪金宝。洪金宝三个字背后所代表的是功夫,是永远的经典。
太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