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http://baidianfeng.39.net/a_xcyy/151002/4705219.html
文章来源:《看熊猫》杂志
你喜欢大熊猫吗?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大熊猫的知识吗?我们科普栏目《大熊猫QA》将解答您对大熊猫的所有疑问,有关大熊猫及其他濒危动物的最新研究动向和趣味知识也会呈现。
大熊猫QA
↓Question1
我们知道,每只圈养大熊猫都建立了档案,一般无需进行年龄鉴定,但如何鉴定野生大熊猫的年龄呢?
——热心读者提问
↓Answer
准确的年龄鉴定是大熊猫种群动态研究的基础。对于野生大熊猫的年龄鉴定,分两种情况:如果是野外救护或死亡的大熊猫,通过大熊猫牙齿切片,我们可以看到像树木年轮一样的生长线,即大熊猫牙齿齿质生长线,据此可以准确判定大熊猫的年龄;进而根据生长线数目结合牙齿磨损程度,可判断大熊猫的年龄组。通过牙齿的年龄鉴定,研究人员发现,野生大熊猫的最大年龄为26岁。而面对野生大熊猫的自然种群,利用染色体的变化进行年龄鉴定的方法值得深入探讨,这将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野生大熊猫科学探秘》
魏辅文编著
↓Question2
竹子是低能量的食物,大熊猫会采取怎样的觅食策略来满足自身的营养和能量需求呢?
——热心读者提问
↓Answer
研究表明,大熊猫采取最优的觅食对策,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营养和能量。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大量觅食,每天取食的食物量可达10~20千克,可最大限度地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营养能量;二是选择营养最优的竹子种类;三是选择营养最优的竹笋和新鲜竹叶;四是在对同种竹子的竹茎选择中,大熊猫喜欢选择基径适中、营养较好的竹茎;五是大熊猫常常在不同竹子种类和同种竹子不同营养器官(如竹笋、竹叶和竹茎)间进行食物转换,通过季节性的食物转换来满足营养和能量需求并达到营养均衡。
——《野生大熊猫科学探秘》
魏辅文编著
专家介绍
魏辅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保护生物学家。现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事濒危动物保护生物学研究,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副主任。
如果您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生理特征、保护知识、最新研究动向和成果等方面感兴趣或存有疑问,请写下您的问题,发往以下邮箱:
pandamagaz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