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医院那个好 http://m.39.net/pf/a_9161386.html
叮铃铃,大家好,“熊猫画画”二战系列正式与大家见面了。我是熊猫军事讲座的熊有才老师,帮忙摇铃的是学习委员熊小飞同学。
大家知道,二战全面爆发是从德国闪击波兰开始的,此后,德国军队横行欧洲大陆数载,坦克成为战场主角。坦克的大规模使用改变了战争格局和历史。直到今天,“日尔曼战车”都是响彻世界的名号。我们的二战系列,就从德国坦克说起……
一号坦克,也叫一型坦克,德语:PanzerkampfwagenI,意为一号装甲战斗车辆。可能跟大家印象中的高大威猛的德国坦克不一样,这是德国早期研制的轻型坦克,论出生年月可是德国坦克中的“老大”。
凡尔赛条约限制德国研制坦克。所以二战前的德国与芬兰、苏联等国合作,打着研制“拖拉机”的旗号,造出了“一号”等早期坦克。“一号”重约5-6吨,个头差不多相当于现在一辆七座面包车,基本型没有火炮,只有两挺机枪。但不要小瞧它,它问世早,数量多,而且当时被德国思想比较超前的指挥官们集群化使用,所以在二战早期德国对波兰、法国等国的“闪击战”中表现突出。
一号坦克在中国抗日战场出现过?(上图)是的,抗战初期,当时的国民政府与德国政府还有联系合作,曾从德国进口16辆一号坦克,用于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重大战事。但因数量太少且无法形成多兵种协同作战,所以对战局未形成多大影响。当然,一号坦克毕竟参加过我们的抗战,在中国抗战武器大家族中,应该有一席之地。
再说“二号”坦克(上图),“二号”与“一号”都是德国早期轻型坦克,有相似经历。它也是二战前德国打着研制“拖拉机”的名号研制出来的,开发工作由MAN和戴姆勒·奔驰等德国公司(名字是不是很熟悉)合作进行。“一号”,“二号”的设计初衷是作为教练车使用,但因战场形势的变化,直接上阵组团打冲峰。
“二号”与“一号”外形比较相像,但它们有明显区别:首先,“二号”比“一号”大一倍,重量在10吨左右(一号的重量是5吨)。第二,虽然炮塔都是平行双联装,但“二号”配奋了一架20mm炮。配备炮塔火炮,是现代坦克的一大标志。(见下图)
在法兰西战役中,当时英法联军其实也有不少坦克,但是分散使用,只作为步兵支援,无法像“一号”“二号”们那样发挥威力。所以号称无法攻破的马其诺防线,和“欧洲最强”的法国陆军,被成群结队,撒欢狂奔的“一号”‘“二号”们仅用38天(年5月10日至6月17日)就“KO”掉。正所谓,不怕个头小,就怕思想慢,小狗扎成堆,大象能咬烂。
插句话,现在觉得“闪击战”没什么特别,但在当时,以坦克作为主力进行集群冲锋在大多数将领和军事理论家看来,无异于痴人说梦。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像现在有人提出,不用坦克大炮,而是用大量智能机器人和无人机做主力,大批空降突袭,直接破坏和控制敌国首都和大城市,再用传统军事力量跟进……这不是疯了吗!?是吗,不是吗?
北非战役中,德军装备了45辆二号坦克。德国名将隆美尔在北非战场名声大噪,二号坦克出力不少。图为隆美尔将军与同僚正在二号坦克旁研究作战计划,坦克在身边,满满安全感。而坦克兵更加……喂,坦克上那位熊猫同学,怎么拿出手机自拍了,你是演员你知道吗,你扮演的是二战……什么,发完朋友圈再扮演,不然就不干了……好吧好吧,国宝可以任性,过会我们一起拍好不好。
好的,谢谢我们的熊猫演员和小伙伴们,今天先讲到这里。德国战车系列还有三号、四号,虎式,豹式及坦克战名将等相关专题,敬请大家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