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胡巍)10月30日,第二期“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短期访学班(甘肃-四川团)学员们迎来期盼已久的考察项目——参观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老外们一改严肃的工作状态,纷纷被大熊猫萌化了心,在参观区久久不愿离开,还在大熊猫纪念品商店大肆购买了一番。
图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睡姿奇特。
它为什么不看我?
埃及《消息报》外交事务部主任候塞姆阿卜杜勒阿莱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埃及开罗的动物园里有熊,但没有大熊猫。埃及人很喜欢大熊猫,很多朋友知道我此次中国行将看到大熊猫,特意嘱咐多拍一些照片。”他还认为,大熊猫可以部分代表中国形象,尤其还是四川成都的城市名片,“每当我做关于中国、四川的报道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熊猫。它不仅是一种珍稀动物,而且有安静、坚韧这样的特点。”
让我们合个影。
学员们在纪念品商店选购。
来自黎巴嫩的学员买了一只大熊猫玩偶。
编辑:周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