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自我国年11月22日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以来,截至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共有47项(包括自然遗产10项,文化遗产33项,自然与文化遗产4项),含跨国项目1项(丝绸之路),在数量上居世界第二位。
大熊猫栖息地
可爱的中国(系列)之91世界遗产(板块)之36
年7月12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全票通过了“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申请。至此,“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成为中国第32项世界遗产。
大熊猫不仅是中国的国宝,也是全世界 多年灿烂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成都,是全球唯一同时拥有广泛野生大熊猫资源分布和大型异地繁育保护大熊猫基地的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是大熊猫的家园。一方面,成都拥有数量达48只的全球最大的保护性大熊猫人工繁殖种群,另一方面,成都市的大邑、邛崃、彭州、崇州和都江堰五县(市)均为野生大熊猫分布区,地形地貌及植被类型复杂多样,境内野生资源十分丰富。通过调查,四川大熊猫栖息遗产地成都片区面积平方公里,是邛崃山系向岷山山系延伸的天然走廊,拥有大熊猫60余只。该片区把卧龙、黑水河等自然保护区连接起来,构成邛崃山系大熊猫的保护网,使邛崃山系9平方公里的大熊猫世界遗产地形成一个整体,对促进邛崃山系大熊猫及其他珍稀濒危动物种群基因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自年第一届“成都国际熊猫节”举办以来,成都先后规划、建设了崇州鞍子河、都江堰龙溪—虹口、大邑黑水河、彭州白水河等自然保护区,共有面积.99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8.43%,对野外大熊猫和其它濒危动物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战略作用。
如果您喜欢以上内容,请随手点击右上角“…”一键分享到朋友圈,或点击下方大拇指图标为我们点赞,您的支持和鼓励非常重要!如需联系我们,欢迎拨打、-,优才期待您的参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