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省于清朝康熙六年(公元年),省名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合成,因境内有皖山、春秋时期有古皖国而简称皖。
它位于中国中东部,是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组成部分。全省南北长约公里,东西宽约公里。总面积14.01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5%。年末全省户籍人口.4万人,常住人口.9万人。
安徽现有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阳、淮南、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黄山16个地级市,9个县级市、52个县、44个市辖区。
安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川秀美,区位优越,地理地貌融合中国南北差异,是美丽中国的缩影。
一、阜阳市颍上八里河景区——皖风徽韵,梦里水乡
八里河旅游区位于安徽省颍上县八里河镇,东邻颍河,南依淮水,良好的自然环境被联合国授予环保“全球五百佳”,景区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被安徽省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和美丽中国生态旅游胜地。旅游区总占地15.8平方公里,分为鸟语林、西区、东区,十二花岛、明清苑五大景点。碧波万顷,风光旖旎,古色古香,让人如痴如醉。景区融中西建筑于一体,尽现建筑文化和园林文化的魅力。游客在此可行走栈桥,览万顷碧波于脚下;可乘坐舟船,赏十二花岛于四时;可进明清古宅,赏砖瓦缝合、斗拱飞檐。来体会不同的人间意境。八里河旅游区的创业历程和秀丽风光一直广受赞誉,美名远扬。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先后到八里河视察,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大灾促大变、奋发建家园”是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同志对八里河旅游区建设的高度概括和充分肯定。八里河的美,美在那一湖湖碧水,波光潋滟晴方好,水色空蒙雨亦奇。八里河的美,美在那一排排垂柳,随风摇曳,婀娜多姿;更不用说那深邃的峡谷...
1、鸟林语
2、东区
3、西区
4、明清苑
5、十二花岛
二、绩溪龙川景区——龙舟出海,风水宝地
中国龙川,位于安徽省绩溪县城东11公里处的龙川村,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的祖居地。
中国龙川,山水秀美,地灵人杰。东耸龙峰(龙须山),西峙石笏(山),天马(山)南旋,登水(登源河)北来,依青山,傍碧水,田畴漠漠,炊烟袅袅;龙川溪绕村东流,汇入登源河,形成古徽州最秀美的村落水口;村如船形,有如龙舟出海,堪称风水宝地。景区内水街两岸,古民居鳞次栉比,村巷幽幽,粉墙黛瓦,马头昂昂,一派徽州古村落意蕴。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胡氏宗祠、奕世尚书坊和徽商胡炳衡宅,更是徽派三雕精品中的精品。胡氏宗祠享誉“木雕艺术殿堂”、“江南第一古祠”,其内保存的木雕“四和图”(和谐、和顺、和美、和鸣)成为和谐社会的象征;奕世尚书坊是盛明时期的石牌坊,成为徽派石雕的典型代表;徽商胡炳衡宅(未开放)则原汁原味地保存了徽州古民居旧貌,忠实记录了一代茶商的历史。
抗倭纪念馆(即少保府)真实记载了明代抗倭统帅胡宗宪最早把钓鱼岛标注在中国海防图上的抗倭功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存的“澄心堂纸”即“龙须纸”制作技艺再现的“龙川澄心堂纸坊”,已是海内绝版。乡贤祠集中反映了“进士村”龙川自晋代以后的杰出人文。位于徽商胡炳衡宅旁边的徽商纪念馆,则浓缩了绩溪县的徽商历史,尤其是龙川胡氏徽商的历史。山间岱灵山庵掩映于丛林之中,钟声悠扬,梵音缈缈。
对于胡姓儿孙来说,绩溪是他们非常辉煌的一块家园。唐代,绩溪出了个散骑大将军胡宓;宋代,出个以两劾秦桧而名垂青史的监察御史胡舜陟;明代出过奕世尚书胡富、胡宗宪;清代,出了徽墨名家胡开文、红顶商人胡雪岩;近代出了著名学者胡适;当代,出了国家主席胡锦涛……这一个个名字,使青史留芳,为胡姓生色。清末光是胡姓祠堂绩溪全县就有30座。
三、安庆市天柱山风景区——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天柱山,位于安庆市潜山县西部。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一般指潜山县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据年航空测定,主峰海拔为.4米,规划保护区面积为平方公里,
天柱山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天柱峰)地理座标东经°27′,北纬30°43′。共分主峰、大龙窝、马祖庵、虎头崖、九井河、三祖寺、龙潭河、后山八大景区,和一个茶庄中心接待站。景区内千峰竞奇,万壑藏幽,巍峨峥嵘,不可名状。主峰天柱峰,突兀群峰之上,高耸云表,嶙峋峭绝,瑰伟秀丽,卓尔不凡。周围诸峰,千姿百态,形状各异,起伏环拱,势如揖拜。其间遍布悬崖奇石,幽谷灵泉,苍松翠柏,名花异草。身临其境,如在蓬莱。据今天柱山管理部门考察,已经命名的景点,有46峰、17岭、7岗、18崖、14岩、7关、22洞、4冲、6源、17泉、8瀑、1川、3溪、5涧、13河、3潭、16井、6池、3湖……《古今图书集成》及省府旧志皆云:天柱山"为长淮之扞蔽","空青积翠,万仞如翔","可仰摩云霄,俯瞰广野"。又谓其"上侵神气,下固穷泉","实为淮南江北诸山之冠"。何宗军、王克谦编著的《天柱山》称:"天柱山既具有北山之雄伟,更兼南山之秀丽,"雄、奇、灵、秀,浑然一体,"在江淮间,当推第一"。年11月,国务院批准天柱山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年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天柱山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天柱山在历史上被道教、佛教视为宝地。道家把天下名山洞府封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称天柱山为第十四洞天,第五十七福地。庄名弼《游大龙山记》中云:"道书所载,天下有八天柱,中国有三,潜其一也。"可见天柱山在道家眼里具有极其重要地位。东汉名道左慈就在此"炼丹得道"。从南北朝起,道家先后在天柱山建过五岳祠、灵仙观(真源宫)、天祚宫等著名道观,其中真源宫曾拥有道房多间。佛教的二祖、三祖、四祖,都曾把此山作为传授衣钵之所。山间先后建起过山谷寺(三祖寺)、天柱寺、佛光寺等著名佛刹72座。鼎盛的唐宋时期曾有"三千道人八百僧"之说,方圆数百里的善男信女,来此朝仙谒圣者络绎不绝。宋舒州太守陆修曾吟"碧瓦朱栏拥绛霄,紫云深绕宝风飘"诗句,状写当时殿宇辉煌,烟云缭绕的盛况。宋后,多数寺观毁于兵火,或圯于废弃,虽有修复,终不能再现前朝之盛。现山中尚存三祖1寺,及第、齐云、上封、护国4庵,近年经陆续修整,佛教活动已恢复正常。千百年来,众多名道高僧在此讲经传道,采药炼丹,留下许多奇妙传说,给天柱山景胜增添一层神幻色彩。
四、池州市九华山风景区——莲花佛国,秀甲江南
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境内,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与人文胜景为特色的山岳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安徽省“两山一湖”(九华山、太平湖、黄山)旅游开发战略的主景区。景区规划面积平方公里,保护面积平方公里,由11大景区组成。
??九华山天开神奇,清丽脱俗,是大自然造化的精品,有“莲花佛国”之称。境内群峰竞秀,怪石林立,九大主峰如九朵莲花,千姿百态,各具神韵。连绵山峰形成的天然睡佛,成为自然景观与佛教文化有机融合的典范。景区内处处清溪幽潭、飞瀑流泉,构成了一幅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还有云海、日出、雾淞、佛光等自然奇观,气象万千,美不胜收,素有“秀甲江南”之誉。
??九华山以地藏菩萨道场驰名天下,享誉海内外。公元年,新罗国(韩国)王子金乔觉渡海来唐,卓锡九华,苦心修行75载,99岁圆寂,因其生前逝后各种瑞相酷似佛经中记载的地藏菩萨,僧众尊他为地藏菩萨应世,九华山遂辟为地藏菩萨道场。受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感召,自唐以来,寺院日增,僧众云集,香火之盛甲于天下。九华山现存寺庙99座,僧尼近千人,佛像万余樽。长期以来,各大寺庙佛事频繁,晨钟暮鼓,梵音袅袅,朝山礼佛的教徒信众络绎不绝。九华山历代高僧辈出,从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樽肉身,现有5樽可供观瞻,其中明代无瑕和尚肉身被崇祯皇帝敕封为“应身菩萨”,年1月发现的仁义师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在气候常年湿润的自然条件下,肉身不腐已成为生命科学之谜,引起了社会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