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钙大熊猫啃牛骨ldquo补钙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331581.html

△大熊猫津津有味地啃羚牛骨

  日前,陕西佛坪县自然保护工作人员在当地三官庙一带,观察到野生大熊猫啃食羚牛腿骨,多年来有大熊猫啃食野生动物尸体的发现和报道,但啃食羚牛腿骨的行为尚属首次,据专家分析可能是为补充钙质。

  11月11日,陕西佛坪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梁启慧等3人来到三官庙一带巡护、监测,14时许,当他们走到牌坊沟一处沟谷时,发现一只大熊猫正在10多米外的竹林里转悠,毛色黑白分明,体重大约90多公斤,据观察是一只老年大熊猫。

  大熊猫看到梁启慧等人没有受惊或逃走,而是继续在竹林里玩耍,一会儿竟然捡起一个一尺多长的骨头,坐在竹林里旁若无人地啃了起来,20多分钟后,大熊猫将骨头啃吃近一半才走进竹林。梁启慧等长年巡山,他们表示曾有一只野生羚牛老死在三官庙一带,大熊猫啃的就是那支羚牛的大腿骨,这种情况还是首次发现。

△大熊猫津津有味地啃羚牛骨

专家:大熊猫有时也吃肉

  据梁启慧等分析,大熊猫的主要食物是竹子,但大熊猫却是由肉食动物进化而来,有时也会吃肉,他们曾在野生熊猫粪便中发现鸟类等动物的骨头。据以往研究,中老年大熊猫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大熊猫啃食羚牛骨头的行为是否是为补充钙质,这有待做进一步研究。

  陕西佛坪自然保护区地处秦岭南坡,是中国大熊猫密度最大的地区,也是野外遇见率最高的地区。三官庙属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据多年观测,平时就有二、三十只野生大熊猫在三官庙一带活动。近年来,科研人员、村民发现并拍摄到了大熊猫“比武招亲”、野外交配、育幼、背幼崽雪中行走、游泳过河、与家犬和马匹步道相逢等珍贵照片,为大熊猫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新闻链接

大熊猫祖先是食肉动物

△大熊猫资料图(图来自网络)

  作为黑熊、北极熊等食肉动物的近亲,大熊猫却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一直以来,人们都对大熊猫的食性有着极大的兴趣。对此,美国密歇根大学赵华斌博士后解释,一般来说,食肉动物都具备锋利的爪和牙齿、相对较短的消化道等特征。大熊猫就具有这些特征,也具有食肉动物消化系统的全部遗传成分。我国古生物学家曾发现从食肉动物向素食动物转变的大熊猫化石。

  此外,大熊猫味蕾的形态、结构和分布都更像食肉动物而不像素食动物。同时,以上多项形态学和遗传学数据,以及化石记录都表明,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

大熊猫为何从食肉转变为食素?

  赵华斌表示,这是由于大自然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法则。可能在大熊猫祖先演化的某个阶段,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或许出现恶劣气候,致使大熊猫祖先爱吃的肉类食物稀缺,但是在某个区域的竹子非常丰富,进而成为它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或者在大熊猫祖先的时代,同时生存着其他凶猛的食肉动物,大熊猫无法与它们竞争,只能改吃竹子才能生存。

味觉基因突变致使大熊猫失去原有味觉功能

  对于熊猫基因,赵华斌表示,此前研究人员发现掌管大熊猫味觉的基因Tas1r1产生突变,致使它失去原有的味觉功能。随后,通过对大熊猫、北极熊、狼、狐狸和猫等动物的调查发现,只有大熊猫的Tas1r1基因丧失感知肉食鲜味的能力。

  同时,结合化石证据和前人对食肉动物分歧时间的研究,可估算出大熊猫的Tas1r1基因突变成为“假基因”的时间大约在万年前,这与从化石证据推测的大熊猫从食肉动物演化成素食动物的过渡时间基本一致,这为大熊猫吃竹子之谜提供了更丰富的证据,进一步证实前人的科学假说。

(来源:人民网)

本期监制丨杨继红

主编丨江平

编辑丨黄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iongmiaoa.com/zfly/57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