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大熊猫栖息地面积达万亩居全省

近日,记者从雅安市林业局获悉,目前,雅安全市建设林业自然保护区6个(国家级3个、省级2个、市级1个),面积18.14万公顷。据四川省林业厅年发布的数据,雅安全市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达到只,比第三次调查(-年)增加81只;大熊猫栖息地面积达到万亩,比第三次调查增加99万亩,位居全省第一;全市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地方特有物种和典型生态系统保护率达到90%。”

近年来,雅安市结合全市野生动植物分布及保护工作实际,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多措并举以加强大熊猫保护,带动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大熊猫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旗舰物种,加强大熊猫保护工作,将有力带动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以自然保护区提档升级为标志、以大熊猫保护提档升级为重点、以实施极小种群拯救保护为外延等多举措扎实有力推进了大熊猫保护工作并带动了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

自然保护区提档升级为标志实现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

近年来,雅安全市进一步加强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如蜂桶寨、栗子坪、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喇叭河、大相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及羊子岭市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和能力提升建设,科学筹划该区域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确保95%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大熊猫保护提档升级为重点积极探索生态保护新模式

加强灾后重建修复的大熊猫栖息地及泥巴山、二郎山等大熊猫基因交流走廊带后期管护,推进大相岭大熊猫生态适应性放归基地建设,完善小相岭放归基地设施;开展重点区域大熊猫种群动态监测,促进大熊猫保护与管理;积极探索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努力实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施极小种群拯救保护为外延切实保护区域性生物多样性

深入开展了极度濒危、极小种群、特有野生动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实施野生动植物极小种群拯救保护,逐步规划建立荥经县黑颈鹤、天全县小熊猫和横斑锦蛇、宝兴县的大卫两栖甲、雪豹、绿尾虹雉和川金丝猴等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小区,以及芦山圆叶玉兰、天全县光叶蕨和香果树、雅安红豆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小区。

来源四川新闻网、图据网络

记得扫一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iongmiaoa.com/zfsc/61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