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习作ldquo国宝大熊猫rdq

本文字数:字

阅读时间:11分钟

国宝大熊猫

习作要求

请打开教材第94页,认真阅读本单元的习作要求。

名师讲解

小朋友,只要抓住下面两个关键语句,你就能把习作要求审得清清楚楚。

关键1:“介绍”

小朋友,怎么样介绍大熊猫呢?我们可以从书中罗列出的一些疑问入手:介绍大熊猫属于哪个门类的动物;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大熊猫的吃、住、行动等方面的生活习性……注意,介绍大熊猫,是把大熊猫的不同方面向别人说清楚,让不了解大熊猫的人有更多的了解,而不是写你某次到动物园观看熊猫的这件事,否则你就写错了哦!

关键2:“查找资料”

介绍大熊猫,怎么样才能介绍清楚呢?首先,是要小朋友仔细观察。但是,仅仅依靠观察,只能介绍大熊猫的外形和行动特点,其他方面就无法观察到了。那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查找资料,来充实文章内容。

查找资料的途径有很多,比如说通过百度搜索、相关书籍、电视纪录片、询问专业人士……我们通过这些途径查阅到许多资料后,需要对材料进行归类,便于写作时运用。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也是小朋友们写作时容易出现的问题,那就是把查阅的资料直接“搬”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因为我们的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而且主要是同龄的小朋友,资料当中有很多表述虽然准确,但太过专业,小朋友是看不懂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加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他人介绍清楚。这样你介绍的大熊猫,才会更受欢迎哦!

指点迷津

下面是王璟瑜小朋友的一篇习作,你觉得他这样介绍大熊猫,可以吗?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品种,属熊科,现存的主要在四川、陕西等周边山区。

大熊猫的名字其实叫“猫熊”,意思是像猫一样的熊。

大熊猫的外形像熊,头圆尾短,它有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行走方式。体重有80-千克,最重可达千克。身体黑白相间,但毛黑,不是纯黑,白,也不是纯白。

大熊猫喜欢睡觉,除去进食时间,剩下的就是睡觉的时间了。所以我们进动物园的时候,看见大熊猫还以为是只假熊猫。

它喜欢吃的食物是大箭竹,华西箭竹,有时,它还会吃一些杂草等。它的消化道较为简单,为了获得所需的营养,唯一的方式就是快吃快拉、随吃随拉。因此,大熊猫不能存储过多的能量。

大熊猫已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了万年了,所以叫作“活化石”和“中国国宝”。

老师指点

小朋友们读完这篇文章的初稿,是什么感觉?小作者介绍熊猫,先介绍大熊猫生活的地区和名字,再介绍外形,接着介绍大熊猫睡觉和进食的生活习性,最后解释了为什么是“中国国宝”。但是,小作者在介绍时,由于查阅了资料,有许多地方直接用了资料的语句,小朋友们或许有些地方读不明白,或许有些地方觉得没有意思。那怎么修改呢?这就要把原来的语句转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同时又能把大熊猫介绍清楚。

读一读王璟瑜修改后的习作吧!

大熊猫,是小朋友们特别熟悉的一种动物。但它的真名,你们可能不知道。其实是叫“猫熊”,意思是像猫一样的熊。

人们第一眼看到大熊猫,一定会被它身上的颜色所吸引。它有一双大大的黑眼圈,还有个特别的称呼——“熊猫眼”。除了它的眼圈又黑又圆,其他部位也是圆不溜秋的,头圆、脸圆、肚子圆,连尾巴也是一个小圆球。因此,就显得格外可爱。

大熊猫对“吃”可是十分在行的。它总是坐在一大堆竹子旁,手拿鲜嫩的竹子,嘴巴能轻松地把竹子皮扯开,然后大口大口品尝着竹子的美味。一根接一根,半天工夫一堆竹子下了肚。它不仅仅喜欢吃竹子,有时也会给自己开一次“荤”,吃一种破坏竹子的害鼠“竹溜子”。大熊猫既吃素,又吃荤,是不是一只在行的吃货呢?

大熊猫除去进食时间,剩下的时间就是用来睡觉的。有一次,我们走进熊猫馆,看见一只大熊猫侧着身体,蜷缩着躺在竹屋里。尽管外面的游客吵吵闹闹,但它还是睡得很香,纹丝不动,以至于我还以为那是一只玩具熊猫。

你知道吗?这么可爱的大熊猫,在这个地球上其实已经生存了万年了,所以也被称为“活化石”。

佳作评说

佳作1

国宝大熊猫

大家好,我是鼎鼎有名的大熊猫!有人曾经问过我“你到底是熊还是猫?”其实我属于熊科。我和我的小伙伴们主要生活在四川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的山区。我平时喜欢吃翠竹、竹笋,偶尔也吃玉米杆、幼杉树皮。我的食量惊人,每天要吃12公斤的竹子呢。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被称为中国国宝吗?因为我的家族已经在地球上至少生存了万年,被人们称为“活化石”。据第三次全国大熊猫野外种群调查,全世界野生大熊猫不足只,而我只愿意生活在中国,于是,我就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宝了。

说了半天,我还没给大家说说我的样子呢!我的皮肤黑白相间——眼圈是黑色的,耳朵、四肢和胸围一圈也是黑色的,其余部分都是白色,可漂亮了。关于我们的皮肤,还有一个传说呢!很久以前,森林里有一个小女孩看见我们的祖先——一只大熊猫和一只大老虎打了起来,小女孩知道善良的大熊猫打不过凶猛的大老虎,于是小女孩用自己的生命引走了大老虎,救了这只大熊猫。祖先们为这个小女孩举行了一个大典,它们抱头痛哭,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因为当天它们穿着黑色的衣服,衣服被泪水染掉了色,结果眼睛和手都被黑衣服染黑了。瞧,黑白相间的我们是不是特别漂亮呢?

简评

小作者把搜集到的有关大熊猫的信息进行了整合,全文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同时,小作者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用自我介绍的口吻介绍了大熊猫,语言生动有趣,是一篇佳作。

佳作2

国宝大熊猫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大熊猫吗?我很喜欢。每当我去动物园时,最想看的就是大熊猫,它们有的抱着竹子津津有味地啃,有的肚皮朝上呼呼大睡,个个憨态可掬。

有人以为大熊猫是猫,其实不是,它们是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熊科,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以植物为食,现在,它们最爱的食物非翠竹和竹笋莫属了。大熊猫的身子胖胖的,头很圆,尾巴很短,走起路来像熊一样笨笨的。眼睛像黑豆子,眼眶一圈“黑眼圈”,四肢和耳朵、尾巴都是乌黑的,其他地方雪白雪白的,没有一点杂色,就像穿着一件黑白相间的外衣。我想大熊猫最遗憾的就是它们永远不能拥有一张彩色照片吧。

大熊猫是世界稀有动物之一,目前全世界仅存多只。它们也是我们国家的国宝。你知道为什么说大熊猫是国宝吗?首先我们是唯一拥有世界上土生土长的大熊猫的国家,相比其他的稀有动物,大熊猫黑白的外表正好和我国传统文化的黑白之美不谋而合;其次,大熊猫憨厚可爱的神态给人的印象非常亲切友好,很符合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它们很受欢迎,每个国家都想“租”得一只大熊猫,所以有些大熊猫不得不离开它们居住的四川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的山区,甚至有些大熊猫还要远渡重洋,作为我们的和平大使去到世界各地。

你们一定也很喜欢国宝大熊猫吧,但是它们现在越来越稀少。我们要共同努力,保护自然,保护它们生存的家园,珍惜和爱护大熊猫!

(刘佳荧/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简评

小作者一开始就用了三个词——“津津有味”“呼呼大睡”“憨态可掬”来描写大熊猫,使得大熊猫的形象栩栩如生。第二自然段分别介绍了大熊猫的门类、爱吃的食物和外形,条理清晰。全文的重点是第三自然段,详细地介绍了大熊猫之所以成为国宝的原因。最后,呼吁大家保护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小作者整合了有关大熊猫的信息,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佳作3

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约万年前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都已灭绝,但大熊猫却延续着它的生命,顽强地“活”到了现在,成为“活化石”,让我们有幸能一睹它的萌态。

大熊猫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走起路来不紧不慢,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也是我们心中的萌物代表。据我了解,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已经濒临灭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目前野生大熊猫数量不足只,它们生活在四川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的高山深谷地带。野生大熊猫我是看不着了,于是,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围栏里,一只大熊猫正懒懒地往嘴里送竹子呢。有人调侃大熊猫一生最遗憾的是拍不出一张彩色照片。的确,它们的耳朵、眼睛、前肢、围胸一圈还有后肢都是黑色的,其余部分是白色的,若是非要给它加点颜色的话,那就是它们手里抱着的新鲜翠竹了。其实熊猫祖先是食肉动物,由于环境的变化,它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改变自己的食性,开始吃素,翠竹和竹笋是它们的最爱。作为国宝,它们每天用一半的时间来吃吃喝喝,另一半时间用来睡觉和卖萌。

大熊猫作为我国特有的国宝,不仅被中国的人们所喜爱,世界其他国家也对大熊猫有着特别的情感,所以它们会被当作“友好大使”送到其他国家喂养,积极促进了中国和外国的友谊。可爱的大熊猫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为外交做出巨大的贡献,保护大熊猫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侯家玮/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

简评

小作者不仅搜集了有关资料,更是亲自去四川大熊猫养殖基地,实地观察大熊猫。第三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从写大熊猫的外形颜色,到它们爱吃的食物,过渡十分自然。最后,拓展了它作为“友好大使”的资料,呼吁大家保护大熊猫。小作者用这篇习作告诉我们:整合信息不是资料的堆砌,而是要做到衔接自然。

素材宝库

好词

黑白相间五颜六色油亮光滑毛色鲜亮膘肥体壮叽叽喳喳大摇大摆昂首阔步趾高气昂摇尾乞怜张牙舞爪横冲直撞憨态可掬撒蹄狂奔没精打彩可怜巴巴生龙活虎忠心耿耿旁若无人细嚼慢咽贼头贼脑威风凛凛鸡飞狗跳四脚朝天

好句

1.一片,两片,三片……大熊猫正一片又一片地把竹叶咬下来,然后收集到一起,再不紧不慢地把厚厚的一沓放进嘴里,鼓起腮帮子,左一口右一口,吃得津津有味。

2.熊猫有一个又大又圆的白肚皮,活像一个大皮球。细细看去,又觉得这肚皮像一个大鼓,让人不禁想在上面敲两下,那肯定比硬邦邦的鼓手感好多了!

好结尾

1.大熊猫的可爱远近闻名,憨态可掬又珍贵稀少,所以请大家保护珍稀动物“国宝”大熊猫吧。(发出呼吁)

2.大熊猫那雍容大度、憨态可掬、身宽体胖的样子,能不让人喜欢吗?我忘不了它们,那黑黑的眼圈,白白的肚皮,慵懒的神情……(耐人寻味,留白给读者想象)

(江苏省特级教师刘荃领衔编写,由南京市雨花台区共青团路小学王健、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尤滢共同撰写)

欲知更多详情,欢迎扫码购买《同步作文名师导写》系列。

小学刊微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iongmiaoa.com/zfsc/77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