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川西行大熊猫基地,锦里古街

我们三人在成都汇齐,第二天计划看大熊猫基地。一早起来地铁转公交,到那里已经接近九点。门口人山人海。因为这个季节天气炎热,饲养员需要在早上九点前,放出来熊猫活动,喂早餐。赶紧随着人流去近处的小熊猫基地参观,围观人很多,大多数是暑假带着孩子来的。挤进去看见几个金色毛绒绒的小熊猫,正在草地上“闲散”,饲养员拿了一盘新鲜的果蔬放在那里喂养他们,他们很自由的来取食,有的爬到树上慢慢嚼食,完全不怕熙熙攘攘的参观人群,很是可爱。

接下来按照地图分布去看大熊猫月亮产房和太阳产房,名字是因产房建的形状而起的,人太多了,只能排着长长的队伍去玻璃窗处看十几秒,中外游客热情高涨,都来一睹这稀世之宝。由于天气热,虽然管内有大空调,熊猫们一个个昏昏欲睡,只有几个幼崽在翻滚嬉戏,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有幸见到了刚出生一两个月的熊猫幼崽,在保温箱内,三五一堆的趴在那里,粉嫩粉嫩的令人心生怜爱。

整个熊猫基地很大,修建的也很漂亮,工作人员说有熊猫别墅的都是在野外救助的,都是独门独院,不能公的一起群养,一个公的配几只母的,防止公的之间打架。不远处熊猫别墅院内,看到一群人围观,有一只大熊猫因为没有及时被赶回空调房,一直在院子的架子上坐着,被十点以后的太阳炙烤,几近中暑的样子。饲养员使出各种招数都叫不回它,后来又用拴着的苹果诱惑它,它只吃了苹果,继续在架子上坐着呻吟喘气。很多人围拢来给他互动,他丝毫没有回应,很难受的样子。想想从遥远的野生环境被驯养在此,也许是非常怀念故土吧。后来突然这只大熊猫似乎突然明白过来什么似的,从架子上走下来,径直快速的走向别墅的空调房,屁股一左一右的摆着,完全不顾后面跟着的兴奋的游客,真是太可爱了。

参观完后又看了熊猫博物馆,三楼有一个蝴蝶标本的展厅,内容很丰富,孩子看了非常高兴。

这是一天休闲的一天,看完大熊猫基地坐车到锦里古街,老公查好了那里的结义楼的演出,晚上要吃一吃正宗的成都火锅,再看一场川剧变脸演出,再次品味一下这个城市的味道。火锅和郑州的很多四川火锅味道差不多,只是感觉不一样,用料和吃法讲究些,客人很多。我们三个边吃边总结了此行各自的体会,包括对对方的评分。其实我们各自都有很多体会,只是缺少这样轻松的氛围去说一下。暖暖亲自主持,很是有模有样,说的也很到位。我很喜欢这个环节,是孩子真情实感,对我也有启发,以后再有出行会更好的修正。

吃过饭已是华灯初上,走着溜达到锦里古街,一派热闹场景,比宽窄巷更有文化氛围,店面鳞次栉比,灯火辉煌。先买好结义楼的百戏演出票,又闲逛给小暖买了她喜欢的阿拉伯沙画瓶子,阿拉伯人现做的工艺品,夜光的,很不错,尽管88元一瓶有点贵,毕竟是艺术品,还是很值得购买的。

晚上9:40演出开始,穿过繁华的街道直接到结义楼检票进入。观众已经坐满了,整体演出还是很精彩的,七八个节目,有歌舞,茶艺,抖空竹,魔术,二胡和川剧变脸。小暖突破一把,举手上台参与了魔术现场表扬,很是开心。最精彩的还是川剧变脸,古老的经典是时间证明过的,一招一式,一变一翻透出川人的灵气和艺术。

第二天起床,就开始此行的最后一个重要节目了,去看四川博物院,有巴蜀青铜馆,万佛寺石刻馆,汉代陶石艺术馆,四川民族文物馆,藏传佛教文物馆,书画馆和张大千书画馆。最有收获的是汉代陶石艺术馆和青铜馆,从古至今展示了巴蜀文明的发源,通过古人之手传承着文明的进程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四川盆地文明进程开发较早,秦朝统一巴蜀之后,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艺术迅速传进四川,促进这里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翁文兴学都促进了这里的陶石艺术的发展,东汉时期道教的发展促进了神仙思想盛行,人们相信灵魂不死,死后可以升天,在丧葬艺术发展繁荣,在陶石艺术上充满了对生命的礼赞。所以看这里的石刻艺术展示无不透出那时候的文化礼教,很有意思。

民族展示馆和藏传佛教馆地域特点鲜明,藏族是一个古老神秘的民族,通过藏传佛教和藏族文化展示,透过历史长廊,看到生活在这片高原的藏族人民的智慧和精神力量!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通过它,藏族人民积累了和自然斗争的智慧和勇气,呈现出来灿烂的民族文化!看看展馆,十几天旅程中的见闻一一在脑子里回放,浓缩呈现!

张大千出生于四川内江,张大千书画展,展示了张大千的大量作品,工笔写意,山水,人物花鸟,藏品很多。尤其是他的敦煌临摹的壁画更是给后人留下大量文化遗产。回来后专门买了张大千的图书仔细阅读,对这个艺术大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回想他在青城山的故居和作品中透出的灵性,无不沾染这个地域的灵秀和神韵,临摹的壁画中的佛像,眉目中透出普度众生的神性的光芒。

不知不觉浏览了将近四个小时,离开博物馆吃过午餐,最后一个环节是购买一些土特产。

再次去杜甫草堂购买暖暖心仪的圆形扇子,这是爸爸的承诺——如果其他地方都没有买到还回来买,果然其他地方真没有见到,只好回来故地重游。

不料想没有门票不让进去,刚好遇到了里面的管理人员,在门卫的帮助下,让他进去帮助购买到了这把工艺品折扇,幸甚!

买好土特产,满载而归,乘坐高铁站下午四点多的列车,一路向东北,返回了温暖的家,顺利结束16天的旅程,收获满满!

我们三人在成都汇齐,第二天计划看大熊猫基地。

一早起来地铁转公交,到那里已经接近九点。

门口人山人海。

因为这个季节天气炎热,饲养员需要在早上九点前,放出来熊猫活动,喂早餐。

赶紧随着人流去近处的小熊猫基地参观,围观人很多,大多数是暑假带着孩子来的。

挤进去看见几个金色毛绒绒的小熊猫,正在草地上“闲散”,饲养员拿了一盘新鲜的果蔬放在那里喂养他们,他们很自由的来取食,有的爬到树上慢慢嚼食,完全不怕熙熙攘攘的参观人群,很是可爱。

接下来按照地图分布去看大熊猫月亮产房和太阳产房,名字是因产房建的形状而起的,人太多了,只能排着长长的队伍去玻璃窗处看十几秒,中外游客热情高涨,都来一睹这稀世之宝。

由于天气热,虽然管内有大空调,熊猫们一个个昏昏欲睡,只有几个幼崽在翻滚嬉戏,憨态可掬,让人忍俊不禁,有幸见到了刚出生一两个月的熊猫幼崽,在保温箱内,三五一堆的趴在那里,粉嫩粉嫩的令人心生怜爱。

整个熊猫基地很大,修建的也很漂亮,工作人员说有熊猫别墅的都是在野外救助的,都是独门独院,不能公的一起群养,一个公的配几只母的,防止公的之间打架。

不远处熊猫别墅院内,看到一群人围观,有一只大熊猫因为没有及时被赶回空调房,一直在院子的架子上坐着,被十点以后的太阳炙烤,几近中暑的样子。

饲养员使出各种招数都叫不回它,后来又用拴着的苹果诱惑它,它只吃了苹果,继续在架子上坐着呻吟喘气。很多人围拢来给他互动,他丝毫没有回应,很难受的样子。

想想从遥远的野生环境被驯养在此,也许是非常怀念故土吧。

后来突然这只大熊猫似乎突然明白过来什么似的,从架子上走下来,径直快速的走向别墅的空调房,屁股一左一右的摆着,完全不顾后面跟着的兴奋的游客,真是太可爱了。

参观完后又看了熊猫博物馆,三楼有一个蝴蝶标本的展厅,内容很丰富,孩子看了非常高兴。

这是一天休闲的一天,看完大熊猫基地坐车到锦里古街,老公查好了那里的结义楼的演出,晚上要吃一吃正宗的成都火锅,再看一场川剧变脸演出,再次品味一下这个城市的味道。

火锅和郑州的很多四川火锅味道差不多,只是感觉不一样,用料和吃法讲究些,客人很多。

我们三个边吃边总结了此行各自的体会,包括对对方的评分。

其实我们各自都有很多体会,只是缺少这样轻松的氛围去说一下。

暖暖亲自主持,很是有模有样,说的也很到位。

我很喜欢这个环节,是孩子真情实感,对我也有启发,以后再有出行会更好的修正。

吃过饭已是华灯初上,走着溜达到锦里古街,一派热闹场景,比宽窄巷更有文化氛围,店面鳞次栉比,灯火辉煌。先买好结义楼的百戏演出票,又闲逛给小暖买了她喜欢的阿拉伯沙画瓶子,阿拉伯人现做的工艺品,夜光的,很不错,尽管88元一瓶有点贵,毕竟是艺术品,还是很值得购买的。

晚上9:40演出开始,穿过繁华的街道直接到结义楼检票进入。观众基本上坐满了,整体演出还是很精彩的,七八个节目,有歌舞,茶艺,抖空竹,魔术,二胡和川剧变脸,小暖突破一把,举手上台参与了魔术现场表扬,很是开心。最精彩的还是川剧变脸,古老的经典是时间证明过的,一招一式,一变一翻透出川人的灵气和艺术。

第二天起床,就开始此行的最后一个重要节目了,去看四川博物院,有巴蜀青铜馆,万佛寺石刻馆,汉代陶石艺术馆,四川民族文物馆,藏传佛教文物馆,书画馆和张大千书画馆。最有收获的是汉代陶石艺术馆和青铜馆,从古至今展示了巴蜀文明的发源,通过古人之手传承着文明的进程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四川盆地文明进程开发较早,秦朝统一巴蜀之后,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产艺术迅速传进四川,促进这里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翁文兴学都促进了这里的陶石艺术的发展,东汉时期道教的发展促进了神仙思想盛行,人们相信灵魂不死,死后可以升天,在丧葬艺术发展繁荣,在陶石艺术上充满了对生命的礼赞。所以看这里的石刻艺术展示无不透出那时候的文化礼教,很有意思。

民族展示馆和藏传佛教馆地域特点鲜明,藏族是一个古老神秘的民族,通过藏传佛教和藏族文化展示,透过历史长廊,看到生活在这片高原的藏族人民的智慧和精神力量!

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通过它,藏族人民积累了和自然斗争的智慧和勇气,呈现出来灿烂的民族文化!

看看展馆,十几天旅程中的见闻一一在脑子里回放,浓缩呈现!

张大千出生于四川内江,张大千书画展,展示了张大千的大量作品,工笔写意,山水,人物花鸟,藏品很多。尤其是他的敦煌临摹的壁画更是给后人留下大量文化遗产。回来后专门买了张大千的图书仔细阅读,对这个艺术大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回想他在青城山的故居和作品中透出的灵性,无不沾染这个地域的灵秀和神韵,临摹的壁画中的佛像,眉目中透出普度众生的神性的光芒。

不知不觉浏览了将近四个小时,离开博物馆吃过午餐,最后一个环节是购买一些土特产。

再次去杜甫草堂购买暖暖心仪的圆形扇子,这是爸爸的承诺——如果其他地方都没有买到还回来买,果然其他地方真没有见到,只好回来故地重游。

不料想没有门票不让进去,刚好遇到了里面的管理人员,在门卫的帮助下,让他进去帮助购买到了这把工艺品折扇,幸甚!

买好土特产,满载而归,乘坐高铁站下午四点多的列车,一路向东北,返回了温暖的家,顺利结束16天的旅程,收获满满!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iongmiaoa.com/zfsc/79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