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红星新闻
原标题:成都“熊猫星球”开工!全球“最萌公园”即将来袭原标题:发言与建议——企业家热议地信产业
*GIS圈在编辑时有基于原文的删减
本文约字,阅读约需2分钟
年9月25日,成都市熊猫星球暨熊猫基地改扩建项目正式开工。四川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副省长尧斯丹出席开工仪式,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强出席并致辞。
罗强在致辞中说,大熊猫是中国国宝,是闻名世界的文化名片。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熊猫保护工作。
四川省林草局局长、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局长刘宏葆在开工仪式上表示,成都是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重要区域,也是大熊猫文化旅游发展的引领者。
仪式上,成都兴城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任志能汇报了项目规划建设实施推进情况。四川省住建厅厅长张正红,省文旅厅厅长戴允康,市领导苟正礼、左正、刘守成、刘玉泉、敬静,市政府秘书长周先毅等参加开工仪式。为何要打造“熊猫之都”?成都要以保护大熊猫为核心,围绕科学研究、公众教育、国际交往,旅游休闲,文化创意、户外运动等,将大熊猫的生态、文化价值和成都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有机结合,打造大熊猫的生态家园。“熊猫之都”咋规划?
“熊猫之都”规划打造总面积约69平方公里,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包括三大区域:熊猫星球片区(北湖片区)、熊猫家园片区(都江堰片区)、熊猫之窗片区(龙泉山片区)。
“熊猫星球”在哪里?“熊猫星球”属于“熊猫之都”北湖片区,位于成都市东北部,地跨成华区、新都区和金牛区三区:北至绕城高速(四环路)、东至成金青快速路、西至川陕路、南至三环路,总面积约35平方公里。
“熊猫星球”有啥亮点?“熊猫星球”项目以天府文化为依托,在做好大熊猫科研保护的基础上,全方位整合开发大熊猫IP资源。“熊猫星球”将形成“1+N+X”的区域空间结构1个核心吸引物(即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改扩建项目)
N个文化旅游消费场景打造(即熊猫小镇、逍遥园、梦花园等)
X个区域基础配套设施,创造“熊猫星球”的世界级IP
未来的“熊猫星球”将打造出“熊猫+艺术”“熊猫+文创”“熊猫+绿道”“熊猫+演艺”“熊猫+美食”“熊猫+研学”等泛大熊猫文化主题的新型生态旅游产品,有效疏解熊猫基地客流压力,创新构建大熊猫主题新消费场景。熊猫星球建成后,预计至年游客人次达万,并成为集科研保护、科普教育、文化创意为一体的生态型国际旅游胜地。熊猫家园熊猫家园片区(都江堰片区)位于都江堰。北至玉堂镇白马社区与水泉社区交界山脊线,东至环山旅游线,南至中兴镇石孟江河沿线,西至玉堂镇、中兴镇海拔高山脊线。规划面积23平方公里。
本项目通过控制开发强度、林地恢复、强化地形风貌格局、低影响交通方式、核心项目打造,形成以熊猫野化放归为特色的,大熊猫自然生态公园与沉浸式高端生态度假地。
熊猫之窗
熊猫之窗片区(龙泉山片区)拟选址高新东区与简阳交界处,位于天府植物园拟建范围内,南接奥体城核心区、西靠奥体城山地运动区,北临成自泸城际铁路(规划),东靠第二绕城高速,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
本项目以“大熊猫+竹”为核心元素。以竹为主要特色景观和生态基础,集大熊猫科普教育、竹文化、竹科研、竹产业、竹景观于一体,打造景观及配套文化、产业项目,构建商业消费场景,搭建对外交流平台。
大熊猫基地将扩建
根据规划,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是“熊猫星球”项目的核心吸引物。
改扩建后,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规模将达2.3平方公里,总体定位为世界级大熊猫保护示范地,人与动物美好时光共享地。
园区规划可容纳只熊猫及其伴生动物(小熊猫和金丝猴),以自然的动物、自由的游客和自在的科研人员作为主要目标,打造中国最友好的动物基地。
-
END你在看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