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刷爆朋友圈的求救信

白癜风的病因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这两天,南京人的朋友圈被一篇文章《孤独矗立的动物园|谷雨》刷屏了。

“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亏损三千万!”

看到文章里的这条消息的我有些惊讶。

提心吊胆的年,人类忙于保护自己,好像大都忘了同样很脆弱的其他动物。

因为疫情的缘故,整个年,红山森林动物园亏损了多万,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最困难的时候,动物园账上只剩下了50多万!

红山动物园里除了上千只嗷嗷待哺的野生动物,还有许多即使发不出工资也愿意坚守岗位的员工。

为了能够保证动物们的饲料供应,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沈志军决定先扣下员工半年绩效,以确保野生动物的生活保障。

很多人都感到意外,一个拥有那么多动物的动物园怎么会沦落到连员工的工资都开不出来的地步。

导致这一困境的,不止是疫情,还有沈志军另一个重大的决定。

“取消动物表演”

红山动物园是国内很难得的没有动物表演的动物园。

“我们动物园应该引导公众,而不是简单的迎合”

对于很多动物园来说,动物表演带来的创收是很可观的一笔收入。

取消动物表演后,红山动物园80%的收入来自门票。

而门票从未涨价过,一直都是40元。

据谷雨实验室报道:过去十年,红山的客流量从每年87万上升到万,但其中,只有万人买票,另外四分之三的人群是免费的,包括老人、儿童、残疾人、军人……还有一些南京市政策特殊规定的弱势人群。

年初的疫情缓和期,园长沈志军满心期待着“报复性旅游”,却没有被“报复”成功。

当天限流两万人,最后入园只有两千余人,其中还包括免费的晨练老人。

如今,红山动物园正面临着“揭不开锅”的困境。

南京人喜欢把红山国家森林动物园叫做小破园,经历了二十多年岁月的洗礼,它确实有些老旧了。

但不管怎样,拥有上千种野生动物的红山动物园,依旧是无数老南京人第一次大开眼界的地方,也是南京人储藏无数少年时期珍贵回忆的宝藏乐园。

我们去的这天,动物们没有表现出疲态,丝毫没有被动物园的困境所影响。

大熊猫依旧和我小时候看的一样,享受着五星级的奢侈住宿条件,每日工作就是躺在太阳下傲娇的啃竹子。

棕熊在半个山头那么大的区域里跑跳自如,而不是蜷缩在小房子里原地转圈。

会画画的猩猩小黑,披着园长从家里拿来的毛毯在半空中悠闲地晃荡。

试验用的狗狗没有被安乐死,而是和伙伴们一起在宠物乐园里安享晚年。

猴子们拥有占地㎡的猴山,有树遮阳,有水玩乐。

缺了门牙的猴子会被安上D打印的假牙,打架断了嘴的丹顶鹤也能拥有崭新的假喙。

饲养员会把树枝绑在铁栏杆上,假装矮树,给长颈鹿们充饥,因为他们的宗旨不仅仅是让动物们吃饱,更要保证它们吃得舒服。

两个小朋友只要花0元就能在爱宠乐园里亲近羊驼,梅花鹿,小羊,甚至是小香猪。

没错,在红山动物园里不仅能看到珍奇异兽,就连猪羊马兔也被悉心照料着。

园中每个场馆都是根据动物不同的生活习性和福利需要打造,有山有水,动物们在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存,更是拥有舒适的生活。

和其他商业化的动物园比它可能差的太多太多,但对动物来说,红山应该是相对自由又舒服的归宿了。

早早听说红山动物园里有一只三条腿的豹子,可惜这次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没有见到它的身影。

关于动物园的争议一直不间断。有人认为动物园就是用来赚钱的,有人觉得动物园剥夺了动物的自由,不该存在。

我想,如果没有红山动物园的存在,小豹子怕是无法安全地在野外生存。

对沈志军来说,他想要做一个不一样的动物园。

比如救助受伤的动物,帮助一些动物回归大自然,尽可能地给动物打造生态化的居住环境……

沈园长微博

《逛动物园才是正经事》的作者花蚀在逛遍国内56座动物园后,把红山动物园评价为华东乃至全国最好的公立动物园。

红山不是动物的牢笼,所有动物的存在都不是为了显摆规模或猎奇娱乐,而是各自过着安全而又能发挥自然天性的日子,健健康康开开心心,谈谈恋爱生生孩子。

当看到动物向我们走来,充满了自信,浑身干净又漂亮的时候。

我们能精准地感受到整个大自然带来的震撼感,也能感受到动物园所有的工作人员在背后付出的爱心和精力。

动物们过万圣节

在长颈鹿馆对面,有一块已经褪了色的宣传牌,上面印着园长沈志军的照片,旁边写了几个大字“谢谢你来报复我”。

园长的形象在老旧的广告牌上显得有点凄凉,但从他的笑脸中你又能看出他对这片土地,这多只动物,以及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这里不仅有上千只嗷嗷待哺的动物,还有许多因为善良,即使发不出工资也选择驻守在这的工作人员。

即使园长想尽办法,搞直播,做文创,发起动物认养,这一年红山动物园依旧入不敷出。

也正因如此,这场帮助红山动物园的行动在网上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经历过网上求助的发酵,我们来的这天游客已经不少了,可以看出面对突如其来的人群工作人员甚至有些慌乱。

我想,帮助动物园的意义不止是帮他们渡过难关,还旨在宣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这次去红山,因为了解了沈院长的生平,了解了红山动物园的困境,所以感触比以往游园都多更多。

当然,有更多的南京人,甚至全国人民都在红山动物园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iongmiaoa.com/zfdl/72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