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课上,怎么指导点评学生的作文以王

习作课上,怎么指导、点评学生的作文?

——以王林波老师执教的《国宝大熊猫》为例

曹红格近日,听了王林波老师执教的三下第七单元的习作课《国宝大熊猫》。王老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多次动笔,动笔前有指导、动笔中、动笔后有交流点评。整堂课,让学生真正经历了写作、修改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习作课上,怎么指导、点评学生的作文?我们选取几个课堂片段,一起跟着王老师学习。一、动笔前的指导1.阅读习作要求,选择写作内容。

师:到底该怎么介绍大熊猫呢?看习作要求。(师读习作要求,从开头到疑问部分)

师:可能还会有什么问题是大家想知道的?

生:为什么大熊猫的数量越来越少了?

生:大熊猫野生时期能活多少岁?圈养时期能活多少岁?

生:大熊猫的毛为什么是黑白的?

生:大熊猫为什么会有黑眼圈?

生:大熊猫是不是猫科动物?

生:竹子那么硬,为什么大熊猫会吃得那么快呢?

师:这些问题都有可能是其他小朋友想知道的,也是我们可以去写的。

2.回忆课文写法,厘清习作思路。

师:我们今天写“国宝大熊猫”,你觉得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

生纷纷说可以写样子、习性、饮食、年龄、生活在什么地方等。

师:如果一下子写太多方面,可能就写不好了。我们应该向课文学方法。

王老师带着学生回顾第七单元的三篇课文:《我们奇妙的世界》从天空的珍藏、大地的珍藏两方面来写;《火烧云》主要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海底世界》主要写了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

师:所以我们写的时候,不用很多,写上两三个点就可以了。写国宝大熊猫,可以写它的样子,可以写它吃什么,你也可以写它怎么玩的,怎么睡觉的,选择两三个方面来写就可以。

二.动笔中的指导、点评学生动笔写作时,王老师一直在巡视,发现学生习作中的共性问题,及时指导。1.巧用比较,辨别优劣。王老师先让被他画了对号的同学朗读习作第一段。

生1:今天,我和我的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动物园,因此我们看到了我国的国宝大熊猫。

生2: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国宝大熊猫。

生3: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动物园,在那里,我看见一只大熊猫,它是由黑白色组成的。它有黑眼圈,我觉得它晚上睡不好觉呢。

生4:大家都见过大熊猫吗?今天就让我们了解它一下吧。

师:咱们同学写作文最多的问题就是套路太深。完全可以直接写,为什么还要写一段呢?写文章能不能不用套路?

“今天,我和我的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动物园”各位,不去动物园能看到大熊猫吗?一定是在动物园看的,所以这是没有用的话,可以不写。我特别欣赏直截了当,根本不讲套路的同学。

他再请被老师画了星星的同学分享:

生:这个可爱的动物叫大熊猫,它主要分布在四川等地区。

师:她所讲的才是真正有效的信息,一讲就知道大熊猫生活在哪里。我希望我们班同学写的时候能不能不讲套路,你怎么想的就直接写出来。而不是非加这样一个开头——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我想写什么吗?

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动物。它是什么呢?听我讲下去。写了三四行了,一句有用的都没有。你就讲你想说的、大家想知道的关于大熊猫的知识。从今天起,我们写文章不讲套路,直接讲最有用的东西就可以了。

2.借用资料,修改文章。学生自由写作完成后,教师分别出示了3份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资料,引导学生借用资料,修改自己的文章。这里呈现其中的两个片段。出示资料1:(一段文字配语音的视频)

师:拿出红笔,你的文章哪里可以引入老师提供的资料,赶快把它插入到你的文章中,对文章进行修改、补充。(播放资料,学生边听边记,播放完毕,给学生一段时间补充、修改)

师:谁加的信息超过两条?举手。(然后指名分享)

生1:大熊猫的样子非常憨厚可爱。大熊猫人见人爱,那呆萌的样子是多么讨人喜欢。黑色的魔镜总是摘不掉。走路的时候,胖嘟嘟的身体一颤一颤的。

几十万年前,熊猫分布在山西等地区,他们数量非常少,在地球上活了至少万年,被称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师:非常好,她有很多细节就是刚刚看的过程中补充的。

师:大熊猫人见人爱。咱们班有一个男孩,用了一个非常好玩的比喻,你猜猜他把大熊猫比作了什么?

生2:它很可爱,就像一个宝宝。

师:就像一个宝宝,谁走到它跟前,都想动一动它。特别好,继续读。

生2:它全身的毛白白的,只有手臂和眼圈是黑黑的,怪不得叫他“中国的国宝”呢。它早饭是竹子,午饭是竹子,晚饭还是竹子。有时,它也会吃肉。

师:它最喜欢吃的是竹子,这种表达方法很特别。有人说“它一日三餐都吃竹子”他不,他说“早饭是竹子,午饭是竹子,晚饭还是竹子”你看,这样的表达就特别让我们感受深刻。

生2:它数量稀少,被人们称为“活化石”。

师:我要表扬这两位同学,他们看的资料是一样的,但表达出来的内容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学会活用资料。

出示资料3:(一段视频,大熊猫各种有趣的生活场景)

师:接下来,还有更好玩的资料给大家。现在每个人眼睛看前方,接下来发生的是真正好玩,真正要去写的。哪个是你印象最深刻的,告诉大家。

生:熊猫从山坡上滚下来。

生:躺着拍屁股。(师纠正:挠痒痒,小短手,怎么也够不着)

师:它当时怎么想?

生:痒死了,痒死我了。我的手如果再长一点就好了。

生:起床的时候,一直拨弄竹子,这个竹子太可恶。

生:一个大熊猫要过去的时候,另一个大熊猫拽着它,结果掉下去来了。

……

师:今天写大熊猫,刚刚前面介绍的都是基本知识,不够生动,不够好玩。如果把你刚刚看到的这些非常好玩的场景、画面再写出来,你会发现你写的大熊猫别人读了之后,会感觉太有意思了。好,选择刚刚你看到的最有趣的一个画面,把它写出来。

三、动笔后的交流、点评课上写出的作文反映了学生的真实习作水平,王老师请一些学生分享习作片段或全文,当堂引导学生交流:

?生1:大熊猫玩耍时的样子也十分有趣。早晨,大熊猫妈妈叫小熊猫起床吃饭,小熊猫一直在赖皮,把竹子拨拉到一边去。好像在说:“吃啥饭呀,人家还没睡够呢,真讨厌。”

师:我怎么听着这不像发生大熊猫身上的?,是像你们家发生的事呀。家里有没有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

生1:我去姥姥家的时候,弟弟就一直这么着。

师:联系生活,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写进来,把熊猫当作人来写,特别好。

师:下面我们请这位同学读全文,注意,看看他有没有介绍基本信息,有没有把好玩的场景写出来,让我们对大熊猫有全面的了解。

生2:大熊猫的分布地区有四川、山西、陕西、北京。大熊猫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多万年了,因此人们把大熊猫称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

大熊猫如果除去每天一半进食的时间,其他时间都是在睡觉的。大熊猫真是又贪吃又贪睡。

师:这是基本信息。接下来听听它玩的场景。

生2(继续):大熊猫也会有起床气。而且它一起床就像小孩子一样,趴着床面。它胡乱地拍着竹子,连自己最喜欢的都开始讨厌了。看来它也不好惹呀!

生3:只见一只体型较小的熊猫被妈妈强行拉起来,小熊猫气得把最爱吃的竹子都弄到一边了。起床气可真大呀!惹不起,惹不起。

师:他们都写到了起床气。你觉得你从他们俩那能学到什么?有哪一点是值得你学习的?

生:写小熊猫的时候,他们想象出了它们想说的话。

生:要是能把画面写得更好玩一点就好了。

生:要能联系实际,写出它像小孩子那样顽皮。

师:非常好。我们学习的时候就要这样子,不光从资料中学有用的东西,而且还要从同学那学到好东西去修改自己的文章,这样就会越写越好。

因为是公开课,关于大熊猫的资料都是王老师自己提供的。如果我们上家常课,带着学生经历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过程,就更好了。研读王老师的课例,我们可以得到启示:习作课,要给学生留出充分的动笔时间;习作课,教师的指导要贯穿始终;习作课,要充分利用学生习作实例当堂交流、师生共同点评。这样的指导,扎扎实实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基本功。

作者简介:

曹红格,任教于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实验小学。中小学高级教师,保定市名师,保定市骨干教师,儿童阅读指导师,百班千人助理导师。创有个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iongmiaoa.com/zfdl/85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