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原台长杨伟光因病于20日晚去世,享年79岁。
他是中国电视产业最早的拓荒者之一,是思想敏锐的新闻改革家,他要求“电视新闻稿不要太长,领导讲话可以删”,他提出“把中央电视台建成国际一流大台”,他还说“新媒体的影响力将在至年期间超过电视”……他被认为成功地领导了央视迄今最为卓越的变革……他是杨伟光,央视前掌门,打造了CCTV的黄金时代。
“把央视做大做强,做成世界一流强台”,这是杨伟光任内提出的口号。他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提出的一个符合实际的构想,形成切实可行的蓝图,唤起团队的热情,使央视上下同心同德,不断进取。
生平简介
杨伟光,中国电视产业最早的拓荒者之一。广东梅县人,年11月出生。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同年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历任编辑、记者、副主任、副台长;年调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年起任中央电视台台长;年任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曾任政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主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组长,北京广播学院博士生导师。著有《电视论集》、《电视新闻论集》、《电视改革论集》等书。
成就与改革历程
年7月,杨伟光正式受命,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主管新闻。
年9月,杨伟光提出“进一步深化电视新闻改革的措施,要求把《新闻联播》办成要闻总汇”。
年1月,中央电视台头条播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当中爆炸的新闻,时长6分钟。国际新闻放头条,打破常规,受到称赞。
年10月,党的“十三大”召开,中央电视台首次通过世界通讯卫星向全球转播开幕式实况。
年5月,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中国、日本、尼泊尔三国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年10月,中央电视台主持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报道,创造了亚运会电视报道的新纪录。
年12月,杨伟光升任中央电视台台长。当年,中央电视台广告收入27亿。他提出洪扬中央台的优势,汇全国、全社会精华”的方针。
年春,杨伟光提出把中央电视台建设成同中国大国地位相称的世界大台。
年5月,中央电视台召开省级电视台台长会议,部署开办《经济信息联播》,提出中央台为地方台服务的15条措施。
年10月,中央电视台开办国际频道第四套节目,覆盖亚太地区38个国家和地区。
年,中央电视台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台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大台”的基本条件和具体实施的措施。
年3月,中央电视台大力加强新闻板块,新闻播出次数由每天4次增加到12次,全天播出新闻总时长由65分钟增加到分钟。
年5月,中央电视台第一个杂志型节目《东方时空》开播。
年,杨伟光提出节目栏目化,栏目主持人化,敬一丹、白岩松、崔永元、水均益、徐俐、王小丫、周涛等“名嘴”相继涌现。
年9月,为庆祝中央电视台建台35周年,杨伟光主持编辑了《电视丛书》,共12册,多万字。
年12月,中央电视台播出大型文献纪录片《毛泽东》,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一村之长》等。
年底,在《新闻联播》之后天气预报之前,杨伟光拍板加了一则30秒的广告。央视开始依托《新闻联播》前后黄金时段进行点石成金般的广告招标。而今,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两个频道中,并机播出的《新闻联播》开播前后短短数分钟黄金时段的广告招标金额,占据了CCTV16个频道全部广告收入的绝大部分。
年4月1目,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间创办《焦点访谈》。
年12月,杨伟光在全国少儿电视节目题材规划会上提出,实施少儿节目“六个一百”工程,即首儿歌、个童话、集动画片、集科普专题片、集人物系列片、集游戏节目。同时,宣布52集大型动画片《西游记》项目启动。
年1月,中央电视台体育、电影、文艺、军事、农业频道正式播出。
年4月,中央电视台谈话节目《实话实说》开播。
年5月,中央电视台评论节目《新闻调查》开播。
年,杨伟光任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组长。
年1月,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
年3月,杨伟光当选为九届政协常委。
年4月,中央电视台无锡影视基地在上海证交所挂牌上市。
年,先后现场直播了香港回归、中共第十五届党代会开幕式、黄河和长江两水利工程截流,被称为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年。
年,中央电视台续拍《西游记》16集。
年,中央电视台开播《今日说法》、《幸运52》,播出专题片《澳门岁月》。
年,中央电视台播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开国领袖毛泽东》、《中国命运的决战》。
年9月,为纪念中央电视台建台40周年,杨伟光主持编辑了《跨世纪电视丛书》,共10册,约万字。
年,杨伟光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逐步实行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相对分离的体制”。
年,中央电视台组织南方和北方抗洪救灾报道,并组织义演晚会《我们万众一心》,当晚捐献救灾款6亿多元,创下了建国以来一次性募捐的最高纪录,国务院办公厅发贺电表彰。
年10月,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在长沙开幕。
年,杨伟光策划筹拍大型情景喜剧《家有儿女》。
年,杨伟光策划的大型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完成集的制作,并在全国热播。
同事评价
“我对杨台长的印象是,他确确实实是个“空前”,所谓“空前”是指杨台长在岗位上做的这些事情都是空前的。杨台长是一个对中国电视有成就和贡献的台长。”
——赵忠祥,央视节目主持人
“杨台长特别重视学习,他是一个非常好学的人,不管是他写的文章还是他出的书,都能看出他对这个专业的热爱。杨台长也爱琢磨,爱去总结专业上的一些事情,他的很多书我都看过,这些也是我很钦佩他的原因。”
——倪萍,央视节目主持人
“杨台对节目创新是十分支持的。而那时候我们都还是年轻的工作人员,年轻人有热情,所以这种创新的氛围对我们是种启发和激励。”
——李瑞英,原央视《新闻联播》播音员
“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有开拓性的台长。从我们主持人的角度来说,那时发挥的空间是空前的。过去主持人还是比较多地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就是念别人写的稿子,但是他特别鼓励我们大家发挥。”
——崔永元,原央视节目主持人
“那些年中央电视台有了巨大的变化,是电视发展的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不管是从报道手法,还是报道的深度、角度来说,都有很大的变化:更加贴近老百姓,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我觉得他的领导时期对电视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一个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杨澜,原央视节目主持人
“他是一个谋定而后行的人,不是一个随便这样那样的人。当他做出一些判断的时候,都经过认真的思考,他不是随意性很强的人。他为人有亲和力,在亲和中又让你感受到他的想法。”
——白岩松,央视节目主持人
(来源:央视新闻)
本期监制丨宣明栋
主编丨李浙
编辑丨张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