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国
宝
大
熊
猫
教材解读
本次习作的主题是“国宝大熊猫”,重点要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查找信息,并尝试学习整合相关信息,写一写大熊猫。教材共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让学生围绕国宝大熊猫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二部分明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围绕这些问题,通过互联网、报刊书籍查找资料,梳理、整合相关信息。第三部分则是明确了习作修改的要求,自己检查修改,调整补充,交流互查,重点聚焦于习作运用的信息是否准确。
教学目标
1.提出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能通过互联网、报刊书籍去查找资料。
2.学会梳理、整合信息,借助表格完成信息记录。
3.借助表格从几个方面有顺序地介绍大熊猫,语言准确,条理清晰。
教学重、难点
初步学习整合大熊猫的信息,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能从几个方面有顺序地介绍大熊猫。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提出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并查找相关资料。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1.出示简讯,了解国宝大熊猫的价值。国宝大熊猫珍稀罕见,是我国的国宝。它来到很多国家,受到大家的喜欢。
2.创设情境,揭示主题。这节课,我们要竞聘“国宝大熊猫”的解说员,向外国小朋友介绍一下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二、提出问题,整合信息
1.要介绍国宝大熊猫,首先得了解它。出示教材中的三个问题,想想分别是关于大熊猫的什么?
大熊猫是猫吗?种类
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生活环境
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价值
2.小组交流自己最想了解的问题,试着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分分类。
3.小组汇报梳理的问题类别。大致预设:
大熊猫只吃竹子吗?大熊猫为什么爱吃竹子?食物
大熊猫的皮毛为什么一部分是黑,一部分是白?外形
大熊猫的寿命有多长?大熊猫可以活到几岁?生存年龄
大熊猫只生活在中国吗?大熊猫喜欢怎样的环境?生活环境
大熊猫怎么生小宝宝?繁殖
大熊猫怎么睡觉?习性
……
(相机板贴:食物、外形、习性……)
4.小结: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类,我们就能清楚地从不同方面介绍国宝大熊猫了。
5.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课前都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和同桌交流交流自己所查的资料,讨论讨论:我们可以怎样选择查阅的资料呢?
6.同桌交流课前查阅的资料,教师巡视指导选择有用的信息。
7.交流梳理信息的方法。
预设一:把同一类的信息归并在一起。
预设二:删除重复无效的信息。
预设三:如果资料不合适,可以重新查找资料进行补充。
8.相机举例说明。
例1:我们在查“大熊猫吃什么?”“大熊猫怎么吃竹子?”这两个问题的时候,会查到这样的信息。这两部分信息有所关联,我们就可以将信息进行整合,放在一起介绍,归类为大熊猫的食物。
例2:我们查“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国宝?”这两个问题时,很多信息会出现重合,我们也可以将信息进行整合,归类为“大熊猫的价值”。
9.小结:将查阅的资料进行分类,能帮助我们将大熊猫不同方面的特点介绍得更清楚、更明白。
三、制作图表,尝试介绍
1.制作表格,了解图表作用。
为了让信息简洁明了,我们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将查阅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这样既不重复,又一目了然。表格中分了几类,就是我们要介绍大熊猫的几个方面。
2.借鉴课文写法,尝试介绍。制作了信息记录表,就可以借助记录表完成习作。如何介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是怎么介绍的。
3.出示课文,发现表达特点。
在《我们奇妙的世界》这篇课文中,作者围绕开头第一句,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写出了世界的奇妙。在写天空和大地的时候,都有一个总起句“你看天空的珍藏”“再看大地的珍藏”,按照时间顺序来写。
4.例文引路。你发现小作者是怎样将表格中的内容转化为习作的?
预设一:表格中介绍了大熊猫的价值、行动、进食三个方面,写的时候就可以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写。
预设二:小作者将三个方面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先写大熊猫进食,再写行动,最后写价值,一个方面为一段,很清楚。
预设三:每一段介绍的时候,可以直接写,也可以用上总起句。
预设四:加上开头和结尾。
5.总结写法。我们在介绍大熊猫时,也可以将要介绍的几个方面排一排顺序,用自己的话串一串,有条理地进行介绍。
6.学生再次整合信息,尝试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自评互评,修改展示
1.展示学生的一篇习作,明确修改要点。
(1)是否整合了有关信息;
(2)是否从几个方面来介绍大熊猫;
(3)介绍大熊猫的内容是否准确。
2.请学生朗读,学生提出修改建议,教师运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展示。
3.学生对照要求自查自改。
4.同桌交换习作,互相检查习作解决了什么问题,内容是不是准确,作进一步的修改。
5.开展竞聘“国宝大熊猫”解说员,评选“最佳解说员”。
附板书: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