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专家 http://www.ykhongye.com/m/
讲个真实的事件,别笑……
有个人做了个研究,证明猫咪是液体还是固体,最终得到的结论是猫咪既是固体又是液体,这个结论还让他得到了诺贝尔奖。
只不过是搞笑诺贝尔奖,真的有这个奖,还有奖金的那种。奖金亿津巴布韦币,折合一下刚刚够给猫咪买包猫粮。
这个人是法国科学家Marc-AntoinFardin,用流变学的理论,从科学的角度严谨的论证,得到的上述结论。其中用到了一个De(底波拉数),正经解释的话我们的风格将会偏向数学和物理风,所以我们来说点简单的:
猫咪在某个条件下,可以根据容器的几何形状将这个容器填满,就像这样:
另外,该科学家还指出,猫咪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是气体。比如当猫咪的毛发足够长,就可以膨胀到整个容器,就像气体一样。
毛发?膨胀?难道是这样?
可见铲屎官与科学家之间,也就差了一只毛发会膨胀的猫咪;自己花钱买猫粮和拿着搞笑诺贝尔奖的奖金去买猫粮之间,也就差了那么一个公式。
为什么是差了一个公式,而不是一只会变形的猫?
当然是因为这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小猫咪不会变形,但大把的铲屎官可不会这个公式,铲屎官学习不好猫咪可不背这个锅。
钻进什么形状的容器,就能得到一个什么形状的猫咪!
猫咪在碗底能变得那么平,铲屎官们都能理解。为什么上边除了一颗猫头也那么平啊,碗里就像放了一块毛毯一样。
要说这就是个玩偶,嫌占地方往下压了压,恐怕也没人不信。
这只小猫咪就更厉害了,生怕别人不信自己是液体:
这么小的罐头瓶,它不但能钻进去,还能在里边翻个身:
留条尾巴在外边向大家证明它不是假猫……
曾经还有个叫汤姆的科学家,在《无聊的熊猫》这个杂志上发表了他的论证方法,他做了15个实验,将不同品种的猫咪猫咪放进不同形状的容器里,猫咪最后都能变成这个容器的形状,并且自身体积不变,这是液体的特性。
由此得出,猫咪一定是液体。
有些猫就像真正的液体那样,说流就能流出来:
得益于猫咪的身体结构,猫咪这么小的身体,有块左右的骨头。每只猫的骨头数量都是不一样的,仅仅是尾巴的长短,就有18-28块的差距。幼猫胸廓部的骨头包括26根肋骨和8块胸骨,这34块骨头成年后会融合成一块。也就是说,幼猫和成猫至少差了33块骨头。
猫咪只有半米多长,十斤重的身体里,却有块骨头。而一个成年人一米多高,一百多斤重的身体里,却只有块骨头。
也就差了那么二十几块骨头,为什么猫咪就能像个液体一样流动扭曲,而当代大学生体侧仰卧起坐都起不来,坐位体前屈都及不了格。
猫咪:你说的坐位体前屈,是这样吗?
猫咪:你说的仰卧起坐,是这样吗?
标准一点的动作,这样?
小猫咪这柔韧性和肌肉力量,坐位体前屈和仰卧起坐都是基本功,平时铲屎官在家里见到的各种各样奇葩的姿势,才是骨折级的。
睡觉时向内团成一个圆已经不算什么了,向外也能团成一个圆才是真的厉害:
这是真的没有骨头的吗?桌下那只猫都惊呆了:
这是什么神操作?脖子都能伸这么长了吗?
歪七扭八进阶版:
歪七扭八终极版:
这说明,你看到的猫咪,只有小臂那么长,可当它们站起来,就可能有了整条手臂那么长:
铲屎官们,争点气吧!总不能下次当自己决定减肥的时候,一个仰卧起坐都做不起来,而小猫咪在你旁边轻轻松松来了一个身体对折,再冲你发出一个询问的眼神:
这难道有难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