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观众说声音好听,为何对配音演员来说

作为影视行业的衍生职业,中国的影视配音在20世纪50年代起步,经历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辉煌期,又走过了20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末的调整期。伴随着中国电影、电视剧、动画等行业的迅猛发展,“声音”在影视剧创作及传播过程中的价值被进一步认可。那些优秀配音演员演绎的经典角色,即便历经岁月磨砺,依旧被人津津乐道。

60多年来,影视配音在理念、类型、技术、效果等方面发生着重大变化。最初,影视配音主要是幕后工作,对于配音演员的一个基本要求是“藏在演员的背后”。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配音演员从幕后走向台前,有了自己的“粉丝”和专属的声音“品牌”,成为影视机构争相合作的对象。

译制片配音:配音演员入行的“一次大考”

中国电视剧的配音起始于国外影视剧的引进,虽然今天的年轻观众已习惯看外语原版影视剧,但是对于之前的电视观众来说,只有经过译制的电视剧才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译制片的出现给配音演员创造了成长的机会。成名的配音演员大都有为译制片配音的经历,仿佛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化蝶。

李立宏

配音演员、中国传媒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教师李立宏说,给译制片《师生情》配音是他第一次给主要角色配音。此前他都是给配角配音或是配旁白,没有太大压力;而那次给《师生情》男主人公配音,甚至被他称作“一个艰苦的过程”。“影片涉及到音乐的内容,而我本人的音准不准,因此进展非常慢。”李立宏笑称自己是被骂着录完的,“但是影片完成后,有过这样的经历,慢慢就建立起了自信。”

在配音演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教授王明军多年的配音工作中,让他最动感情、印象最深的是在电影《死亡诗社》中为罗宾·威廉姆斯配音。“影片结尾处,在罗宾·威廉姆斯扮演的老师要离开学校的时候,一个学生跳到桌子上,喊出‘船长,我的船长!’其他学生们依次站到了桌上,这是全片的高潮。我自己也是老师,整部影片的配音让我觉得特别有意义,录得特别激动也特别感动。给罗宾·威廉姆斯配音难度特别大,因为他的嘴不停地动,这是他的表演特点。这对配音演员吐字的要求,一瞬间抓住他小动作的要求非常高。我至今都印象深刻。”

配音演员、光合积木配音工作室核心成员张凯同样对自己的第一次译制片配音过程记忆犹新。年,刚刚进入北京配音圈的张凯接到为韩国电视剧《看了又看》的女主角郑银珠配音的任务。“这个角色本来是由央视的王雪纯老师来配的,但在前几集之后,又由我来担任配音工作。我的压力特别大。一是王雪纯的配音深受观众喜爱,作为配音界新人的我能否得到观众的认可,我是没有底气的。再一个,这部剧有集,这是我第一次接到这种体量的配音任务。”也许正是这些“有压力”的译制剧(片),推动配音演员不断走向专业化、职业化。

热爱是不变的初心

许多配音演员都认为,热爱是自己职业生涯中一个最重要的力量。

李立宏从上中学时就开始喜欢配音。在那个年代,上海电影译制厂的配音影响了很多人,李立宏就是其中之一。几个有共同爱好的同学经常一起看外国电影,一听就能分辨出是哪个演员配的,为此他们都很得意。“那时不敢想以后会从事配音工作,但是对配音的喜欢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

当年还在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上学的时候,他就在高蕴英老师和鲁景超老师(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的带领下接触并实习为外国影片配音。“两位老师从电视台找来片子,和学生们一起完成配音。这样的接触让我有了比较好的基础,毕业后就自然地加入了配音队伍。”他表示,配音是自己原先就很喜欢甚至仰视的职业,机缘巧合之下变成了自己的专业,深感幸运。

王明军同样是因为爱好进入配音行当的。最初他从事配音工作是作为业余爱好,留校工作以后,在配音工作的实践基础上,王明军开始了关于影视配音艺术、创作规律以及影视配音史的研究。他二十多年一直从事配音工作,的确是源于对这份工作真心的热爱。“播音主持艺术从属于有声语言传播范畴,而影视配音比如专题纪录片的配音本身就是播音的工作之一,人物配音是播音业务拓展的一个方向,是增加语言功力的一个训练方法。”

张凯

对于张凯来说,从最初的尝试到现在变成职业配音演员,兴趣是首要因素。“成为配音演员后,我发现自己对这个行业越来越热爱,在话筒前有一种安全感,而且能够将自己的价值展示出来。在小小的配音室里,我就是那个世界的掌控者,有着无比宽广的发挥、创造、想像的空间,能够实现自我。”二十多年来,张凯一直保持着对配音工作的热爱,不管是做配音演员还是现在主要从事的配音导演工作,她越干越有兴趣。

“只有合适的,没有正确的”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表演教研室主任,李立宏认为,配音演员与演员的差异在于,演员是通过表情、形体等多样的形式来完成表演,而配音演员只用声音,并且还不是自己的声音,而是为了某一个特定角色而有的声音来完成表演。“对声音、语言的驾驭和使用,是配音演员最突出和明显的特点。”他还表示,演员必须具备做配音演员的能力,一个合格的演员需要运用肢体动作、面部表情、声音去完成全部的创作。

“人物配音最重要的不是彰显你自己,而是还原角色。”王明军表示,一个好的配音演员,哪怕在同一部剧中为不同的人物配音,只要抓住不同演员的表演特征,融入到角色中,也能呈现出不一样的声音风格。“配音演员的任务就是幻化。在配不同人物的时候,抓住演员的表演风格,用声音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抓住演员所塑造的角色的气质特点,在配音的演绎中把情感和每一场戏的冲突呈现出来,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李立宏也表示,人物配音最重要的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iongmiaoa.com/zfjj/50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