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作者=吴敏超
来源=《抗战变局中的华东》
从浙西地区越过钱塘江,便是浙东地区。年4月至5月的宁绍战役,是第三战区继淞沪会战之后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4月17日凌晨,绍兴突然沦陷。这是此次战役中我方失守的第一座城市。此时距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有近4年时间;距年12月浙江省省会杭州被占领、敌我双方沿钱塘江对峙,有近3年半时间。夜深人静时,日军越过国民党军防线,突然降临绍兴城外,几乎兵不血刃地攻占了这座古城。国民党军守军何在?地方政府何为?剖析绍兴沦陷的各个环节,探究其来龙去脉,有利于我们观察全面抗战中期前线国民党军的军纪士气、地方社会的战时变迁、中央与地方的沟通及军政关系的演变。
绍兴城静谧如常
绍兴位于钱塘江入海口杭州湾的南岸,春秋时期越国即在此建都。从两千多年前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到近代鲁迅笔下的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绍兴作为江南文化名城,令人遐思神往。抗战时期,这座古城与中华民族一样,经历了烽火连天、沦陷敌手的艰难岁月。
年,浙江省政府设置绍兴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绍兴县,辖绍兴、上虞、余姚、嵊县、新昌、诸暨、萧山7县。不久,绍兴行政督察区更名为第三区行政督察区,辖县不变。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和绍兴县县长同驻绍兴城,即绍兴城同时接受一位专员和一位县长的领导。年8月,淞沪战役爆发。年12月下旬,杭州沦陷,国民党军退至钱塘江南岸一线守卫。如上一章所述,全面抗战的前期和中期,浙江的敌我态势为:钱塘江以北的杭嘉湖平原地区,由日军占领;钱塘江以南的绍兴、宁波、金华、衢州、温州、丽水等广大地区,仍为国民政府统治。国民政府战时省会驻节于金华永康的方岩,省政府主席为黄绍竑。从年底杭州失守至年春宁绍战役发生,虽然其间在钱塘江南岸有一些战斗发生,但国民党军基本能控制钱塘江以南、以东的广大地区。宁绍地区紧邻钱塘江,为战时前线。
年4月17日绍兴沦陷前夕,即4月7日至10日,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率领县政检阅团到达绍兴。此时正值国民党军在宁绍地区的驻军——第八十六军话剧团到绍兴公演,以演出收入补助军需,市面一派祥和之气。不过,黄绍竑离开绍兴后,即有一些异常现象发生。4月14、15日,一架日军的飞机多次飞临绍兴上空,警政主管人员有所戒备。待到4月16日下午,钱塘江南岸的三江口传来有小股日军登陆的消息。三江口即钱塘江、曹娥江和钱清江三条江的交汇口,位于绍兴城以北近30公里处。三江口附近有建于明代的三江闸,用于抵挡钱塘江的潮汐侵扰。可见,从地理与军事言,三江口起到护卫绍兴的作用。
绍兴方面各机关听说消息后,开始准备船只,并搬运货物至船中,打算随时撤离。绍兴是著名的水乡,城内河道密布。9座城门中有6座是水门,可以通过门下的河道出城。不过,紧张态势在下午趋于缓和。绍兴行政督察专员邢震南打电话给前方军事长官,得到的回复是:“敌人已经撤退。”敌我两军隔江对峙3年多,有进攻、战斗、撤退消息,原属正常。因无后续消息,邢震南推断,这是敌人的一次小规模袭扰。于是,夜幕降临,第八十六军话剧团照常在觉民剧场上演《雷雨》,这也是该剧在绍兴演出的最后一天。据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浙江地方银行的三位经理,曾向绍兴县县长邓讱了解情况,邓讱也专门向邢震南请示办法。邢震南以老前辈自居,怪邓讱太不镇定。邢震南是浙江嵊州人,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2期,比黄绍竑还早一期。他戎马倥偬20多年,黄绍竑担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后,邀他担任浙江第七区(台州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年初又调至绍兴任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至绍兴沦陷时,他来绍兴任督察专员仅3个月。
事实上,日军非但没有退去,反而正从各方向钱塘江南岸、闽浙沿海进攻——小股日军进攻三江口,仅是拉开了一场大战役的小小序幕。此后一个月,有数以万计的敌我军队在浙江绍兴地区这片土地上厮杀。只是,此时绍兴城内的军民浑然不觉而已。
《抗战变局中的华东》
吴敏超/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年7月
日军在年4月至5月发动宁绍战役,缘起于日本军方年底的战略调整。根据国际形势特别是欧洲战场的情况,日军讨论、调整对华长期作战指导计划,倾向于对国民政府继续施加武力压迫的同时,加强经济压迫。年1月16日,大本营陆军部通过《大东亚长期战争指导纲要》,其中第五条为:“在整个期间,力图从地面、海面及空中加强封锁。切断法属印支路线,破坏滇缅公路,兼用以海军封锁海面、陆军封锁海港作战等方法,加强对华经济压迫。”所谓从海陆空方面加强封锁,主要目的即在于切断国民政府的国际补给路线。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军已经占领上海、广州、厦门等东南沿海的各大港口。年9月,日军又趁欧洲战场上法国战败之机,侵入法国殖民地越南,切断滇越铁路、桂越公路。国民政府的国际补给路线,只剩下滇缅公路和东南沿海中小型港口。日本大本营年初出台的这一战争指导纲要,即指向尚未沦陷的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和滇缅公路。日军在年2月至3月,首先侵占广东沿海。继而在年4月,发动浙、闽沿海战役,旨在夺取沿海港口。从兵力投入和作战主旨看,宁绍战役正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日军对宁绍战役的具体布置为,一面使用暂驻在上海郊外的第五师团,在浙江沿海实施登陆作战,占领沿海宁波、台州和温州等城。同时,为策应第五师团的登陆作战,沪杭地区的日军第十三军向钱塘江南岸展开攻势作战。年4月中旬,第十三军司令官泽田茂调集第二十二师团、第十五师团赤鹿支队及第十一混成旅团之一部,共约2万人,负责钱塘江南岸战事。4月14日,司令部战斗指挥所从上海推进到杭州,战斗蓄势待发。4月16日下午,绍兴三江口小股日军进袭,正式拉开宁绍战役的序幕。
值得注意的是,西线战事虽为策应东线沿海战事而开展,但亦蕴含着歼灭第三战区主力部队的作战目的。司令官泽田茂在4月10日的日记中认为,必须采取痛击国民党军的作战方针。他指出:所谓作战,以给敌军痛击使其丧失战斗力为第一位。物资之获得,不过是辅助手段。作战的目的唯有歼灭敌人。可见,泽田茂并不满足于在西线配合作战,而是希望深入第三战区,寻找中国军队的主力,予以消灭。当时,国民党军主力第十集团军位于诸暨附近,加上地方部队,兵力约10万人,负责钱塘江南岸地区的防卫。第十三军在西线的具体作战布置,正是直指诸暨国民党军主力:日军左路由杭州乘舰,绕至杭州湾南岸之三江口登陆,经绍兴向诸暨前进;中路由萧山向诸暨推进;右路由富阳向诸暨推进。可见,绍兴城是左路日军觊觎已久的一座城市。而且,为了保证不惊扰到诸暨的国民党军主力部队,日军最好的选择是奇袭绍兴、扫清“障碍”,以最快速度逼近诸暨。
混乱中的被杀与逃离
4月16日深夜,绍兴城内的话剧结束,观众散去,全城陷入沉睡之中。17日凌晨1时,城外突然响起枪声,由远而近。绍兴县保安大队、自卫队和警察立即分头搜寻敌人。他们看见第八十六军第十六师的士兵佩戴“再厉”臂章,挺进入城,以为是我军调防,不料突然间被其扫射,才知道敌人乔装成国民党军第十六师的士兵。更令人吃惊的是,城内街巷各处出现许多日军的便衣队,他们与入城之敌里应外合,迅速控制各路口、河道、桥梁和城门。凌晨3时,日军大部队攻入城内,陆续占领各城门。
日军攻入绍兴时,从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邢震南、县长邓讱到普通民众,都被蒙在鼓里。邢震南立即率领军警和署部职员共70余人,从偏门突至城外,狼狈转移到绍兴城南的平水镇。邓讱在绍兴著名实业家金汤侯宅中更换衣服、戴上大笠帽——显然,他怕城内卧底与汉奸认出自己。金家的船夫用乌篷小船送他出城,不幸的是,他在都泗门外被日军乱枪打死。都泗门是水门,位于绍兴城的东北部,很可能处于日军进攻的路线。都泗门往北紧邻的城门是三江门,即面向三江口的方向;都泗门往南是五云门,是较早被日军占领、架设机枪扫射逃难民众的大门。抗战期间,浙江省各县长死于日军枪炮下者仅有两位,邓讱就是其中之一,时年仅31岁。邓讱是湖南人,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因其父邓静安与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是好友,所以抗战全面爆发前邓讱即在刘建绪手下任职。抗战全面爆发,黄绍竑任浙江省政府主席后,刘建绪即向黄绍竑推荐邓讱。年2月,邓讱任诸暨县县长,后来又先后担任浙江省安吉县、绍兴县县长。从邓讱离开诸暨县县长任时发表的《告别诸暨民众》、安吉县县长任上的《我们在安吉》等文,以及事后人们对其的回忆看,邓讱是一位年轻有为、干劲十足的县长。虽然在诸暨县县长任上的时间只有6个月,但他动员民众抗日、组织农会、举办战时政治工作训练班、编练土枪队、整理财政等,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他最不能容忍的,是县政与保甲人员无所事事。在诸暨时,他换掉了一批贪污渎职、老弱无能的乡镇保甲长。刚到安吉时,他看到安吉县政府的科员和书记不到10人,办公桌上灰尘很厚,未办移交的公事有四五百件时,不禁十分气恼,立刻着手重建整个县政府班底。另外,邓讱虽然积极做事,但年轻气盛,与邢震南的前任——绍兴行政督察专员杜伟相处不睦。邓讱在诸暨与安吉时都能放手做事,待他调为绍兴县县长后,与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同驻一城,不免有掣肘之感。杜伟坚决辞去专员之职,省政府乃将杜伟与邢震南对调。
历史就是这样偶然又无情:邢震南因邓讱与杜伟的矛盾,调来绍兴。不足百日,就遭遇绍兴沦陷。邓讱在绍兴沦陷前提醒邢震南,邢震南未予理会。最终两人中一人身死,一人担负失城之罪名。绍兴沦陷之时,人员损失当然不止一位年轻的县长,稽山中学的四位学生、部分普通民众在逃离过程中,被日军扫射而死。一些人在混乱之际成功逃出了绍兴城。稽山中学的学生,凌晨3时听到密集的枪声,立即简单收拾行装,在体育老师何子镐的指挥下,集体向南门、稽山门方向逃跑。因稽山中学离南门和稽山门较近,而且稽山门有通往会稽山的大道。其间,学生陶永铭听说日军已占领五云门,并在五云桥上架设机关枪,向突围师生和逃难人群扫射,立即决定和同学脱去军训服,换上便衣,向南门方向逃跑。因稽山门离五云门近,稽山门很可能也已被日军占领。待他们来到南门附近时,正好看见河对岸有一艘小船,于是让船夫划过来接上他们。等天亮时,大约有两百位同学逃至城外会稽山显圣寺的稽山中学分部集中,聆听校长训话。陶永铭回忆说,站在绍兴城南的香炉峰上,泪眼北望绍兴城,绍兴沦陷了,心中充满了强烈的家国俱失、哀恨并存的情绪。至今读来,令人感喟。历史悠远、文化昌盛的古城绍兴,从此时沦陷到年8月抗战胜利后光复,被日军占领四年有余。
4月17日凌晨日军攻城时,还有一些人选择蛰伏家中,待局面稍稍稳定后逃离绍兴。稽山中学的创办者、实业家金汤侯,为避免日本人让他出面筹备伪组织,决定带领家人避居于金家附近的半农园中。不过,4月18日夜,一群匪徒闯进半农园抢劫,表明此处已非安全之地。金汤侯只好转往朋友王以庄家仓库的密室居住,病中的妻子因受到惊吓而病情加剧、猝然离世,金汤侯怕日伪军侦知,未出面料理妻子后事,心情悲痛之至。这时,稽山中学的另一位创办者朱仲华,也医院——医院转至王家密室。金汤侯和朱仲华都是绍兴城内极富声望之人,若不想当汉奸,必不能久留绍兴。5月中旬,经过细致的调查与周密的准备后,两人携家属逃出绍兴,安全抵达上海租界。还有一位名叫杨媗的苏州年轻女子,苏州沦陷前逃难到浙江。绍兴沦陷前夕的4月12日,恰好是她的新婚之日,婚礼在县商会举行,由邢震南主婚。4月17日凌晨绍兴沦陷时,新婚夫妇吓得躲在房东家的木材寿器(棺材)中。此后每日胆战心惊、度日如年。他们早晨做好吃食,带至附近的一座破园内,白天即隐匿于破园中。10天后,房东帮他们打听到可以出城,杨媗遂与家人于4月28日离开绍兴,前往婆家天居县。他们一路颠沛流离、食不果腹,总算平安赶到绍兴南部山区一个名叫王化的小村庄,正好此时邢震南也在王化。从杨媗写给父亲的两封信中,可感受到她和家人在绍兴突然沦陷时的惊恐与无助。
学生陶永铭、士绅金汤侯、朱仲华和普通民众杨媗在绍兴沦陷时的经历,或可反映民众在绍兴沦陷时的大致境遇。县长邓讱之死固然令人惋惜,数万绍兴平民的安危,更是考察绍兴沦陷时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