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少年守护熊猫家园新东方王朗大

北京治雀斑好的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8714325.html

同学们在王朗保护站合影留念涂正彬/摄

王朗大样地工作照合影田犎/摄

年9月24日晚,北京新东方中学的礼堂灯火通明,郑青、李汉晨、伊祖含、崔心怡在向全校同学和老师分享一段守护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旅程,同行的还有本校老师和另外八个小伙伴,这一路的奇遇,还得从头说起……

年8月6日,立秋的前天,12位中学生在魏元军老师带领下从北京来到成都,在这之前,他们只从宣传讲座和活动手册上知道要到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与真实的自然保护和科研工作,要协助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晟老师进行“王朗永久性森林动态大样地”科研项目的前期准备和基础工作。也会实地走访一个社区保护项目点,体验蜂农养蜂生活,了解中华蜜蜂与大熊猫栖息地森林之间的关系。所有的行程和活动内容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未知而全新的。

第1站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在前往王朗之前,同学们先拜访了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这可是活动全程中唯一可以见到大熊猫真身的地方,科普教育部项目主管唐亚飞老师接待了同学们,通过唐亚飞老师的导览和讲解,同学们了解到大熊猫的习性,生长过程,基地的保育工作,刷新了对大熊猫的刻板印象,原来大熊猫自身战斗力一点不弱,但还是坚持靠卖萌吃饭。

今年刚出生的熊猫宝宝罗乃茜/摄

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大熊猫知识笔记罗乃茜/摄

第2站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初到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李晟老师和保护区公众教育科科长涂正彬带大家去熟悉环境,一路看一路讲,初步了解和体验王朗的典型地理地貌、原始森林和生态系统。

李晟老师在向同学们介绍王朗的植物垂直带谱涂正彬/摄

身临其境,感受王朗之美涂正彬/摄

经过李晟老师的王朗永久性森林动态大样地项目背景介绍和培训,同学们明确了自己的工作任务,在王朗的十天时间,将分组进行大样地的样方工作,具体内容是对每块样方内胸径≥1cm的树进行标记、挂牌和定位记录,最后把所有数据录入电脑,听上去很简单对不对?但是,这样简单的工作,要重复持续做上一整天,天天做下去。

刚开始,三个小组分别由保护区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带领指导工作,成为熟练工以后,就可以出师了,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工作进度条,每天不完成理想的工作量真不愿下山,大家从工作中表现出的责任感和自律得到保护区和科学家的一致肯定,中途还有专程到王朗学习大样地项目的小寨子沟保护区员工观摩同学们的工作。

山里气候多变,阴晴不定,常常东边日出西边雨,一场冰雹突然间就砸下来,饿了坐在树下吃馒头就卤肉咸菜,渴了喝原始森林里的溪水,困了就在巨大的倒木上打个盹儿。艰苦琐碎的科学工作,和专属独特的自然体验,打破了同学们之前的种种想像,还原出了最真实的科研保护工作。

保护区员工苗师傅在传授工作经验罗乃茜/摄

专注刷漆的韩雨珊同学表示从此多了一项新技能罗乃茜/摄

你挂牌来我穿线,流水作业效率高罗乃茜/摄

大树下的阳光午餐田犎/摄

下午开工前,抓紧时间打个旽罗乃茜/摄

基础数据收集是个耐心细致的活儿,准确是基本要求罗乃茜/摄

一天工作结束,必然是满手的油漆涂正彬/摄

除了干活,我们还安排了不同主题的科学讲座,从熊猫保护历史、到鸟类起源,再到森林生态系统,公益行动和志愿者,随队科学家和保护区专家老师各显神通,纷纷把自己研究项目和领域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同学们不但可以和科学家、保护区专家近距离接触,也可以趁机了解和咨询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

张远彬博士在现场讲解森林生态循环罗乃茜/摄

除了工作和学习,闲暇时候去原始森林里做自然观察、夜晚在木栈道上守候一年一度的英仙座流星雨,爬到保护站后山顶上观日落,和小伙伴们一起度过的时光是最难忘的。

雨后的王朗是菌类的天堂罗乃茜/摄

傍晚在牧羊场步道观鸟罗乃茜/摄

十天过得很快,当同学们不知不觉熟悉了王朗的一切,转眼就到了验收工作,汇报产出的时候,三个工作小组一共完成75个样方,挂了多块主号牌,录入了30本数据,超额高效地完成了工作,保护区全体工作人员都为这群踏实认真,工作自律的少年点赞。

三个小组的工作产出汇总罗乃茜/摄

王朗和山水为同学们颁发志愿者证书李彬彬/摄

第3站关坝村社区保护地

圆满完成王朗保护区工作任务之后,同学们接着来到了关坝村,在地守护者李芯锐全程作为向导,带领大家走访养蜂合作社和蜂场,在关坝沟露营和徒步跋涉拜访蜂场,同学们在体验野外生存和亲近自然的同时,也切身了解到当地蜂农的辛苦不易,一瓶好蜂蜜的获得要经历哪些环节,小蜜蜂如何保护了大熊猫。山水伙伴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郑岚老师分享了关于小蜜蜂和蜂蜜背后的故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技术总监田犎向大家介绍社区保护的常见案例和方法,在自由讨论环节,同学们也对现有的保护工作和策略进行热烈的讨论和碰撞。行程最后,郑岚老师还向同学们赠送了一份产自当地的生态公平产品,熊猫蜂蜜,为整个行程划上一个甜蜜的句号。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田犎/摄?

同学们跋山涉水走访蜂场田犎/摄

学习在野外搭建帐篷罗乃茜/摄

小志愿者感言:

“赤赤”工作小组合影罗乃茜/摄

“在王朗接触的绝不仅仅是工作,更多的是自然中倏然喷发的生命力,是触手可得的返璞归真,更是坚守在这里的人的笑容给予我们心灵的最大感动。”

——伊祖含

“这是一次十分有意义的旅行,在这次旅行中,我们增长了知识、丰富了阅历、交到了新朋友。”

——李汉晨

“辉辉”工作小组合影罗乃茜/摄

“王朗之行我观察到的不仅是精雕细琢的自然美景,更是强大的生命力.我体验到的不仅是数天的辛苦工作,而是这里的人们对于土地的热忱.我们的家园也是一样,如果你了解你身边的每一寸土地,也请试着去爱他。”

——韩雨珊

“山水的行程仅仅持续了两周,但回眸这十四天,却是分外令人感慨。与在成都相遇的山水的老师们和来自同一个学校的小伙伴们在王朗中共同学习,共同工作,共同生活,共同成长,这一切的一切,都深深定格在了我的记忆之中。”

“再见,不是再见,而是再相见。”

“我一定会回来的!“(大雾)

——林克迪

“省略号”工作小组合影罗乃茜/摄

“来了王朗,才真正认识到森林生态的重要性,也目睹了科学家们艰苦的研究环境,最重要的,是我收获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懂得珍惜。”

——高靖

“这趟旅程,我想就像我们在王朗攀登山峰,最美的不一定是山顶的风景,而是在这条路上,沿途的林荫,我们参与志愿者的每一个人都在一步一步的工作中,不断进步收获很多,记得第一次看到房间的时候,被里面三十多只大大小小的虫子吓到,甚至有想回家的念头,而到后面几天已经不会在意了,也记得第一天走进原始森林时,不会多留意风景,做工作也畏畏缩缩,只是不断擦拭粘在鞋裤上的泥,而后来已经在一天努力的工作后觉得那是我们的成就了,因为这里,我爱上了原始森林,在这里没有闪耀的霓虹灯,流星划过天空更美丽,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鸟儿的鸣叫更动听,没有整整齐齐的绿杨,原始的森林更迷人。”

——吴泽华

“这次经历让我真正了解到许多科学家工作的真实环境,和他们即使在看似枯燥重复的工作中也需要保持的细致严谨;让我意识到自己仍然缺少对自然之美足够敏锐的观察力;让我以亲身经历印证了保护区工作人员长期积累下来的细微却实用的经验;让我惊叹于自然各个因素之间的和谐和平衡;让我从学弟学妹身上感受到了无穷的活力和创造力。这是我申请季前给自己最好的礼物!”

——柏天舒

“在参加王朗的活动之前,便是一直都喜爱大自然的,也总以为自己可以很好地去感受它。但在活动的短短十几天中,发现自己还是缺失了对于自然及生命的敏锐观察,发现了有许多更热爱自然的一群人在坚守着这满含生命的净土。不论是科学家还是保护站的工作者,他们所体现的朴实和执着刚好与自然相得益彰。这段时光会印在我的记忆深处,我也希望它能引领我到达心灵的自由之处。”

——姜海楠

导师寄语:

“看见这些青涩而优秀的高中生们在西南亚高山原始暗针叶林里安静而尽责地劳动,心中满是惊讶和佩服,打破了我对90后的看法!能有机会“深度体验自然之美”是这群城里娃的幸运!”

——张远彬博士(中科院成都山地所)

“科学研究不仅仅是科学家们的专利,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项目需要普通公众的参与。以志愿者参与为主要形式的公众科学(citiznscinc)搭起了科研与普通大众之间衔接的桥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必将得到广泛的推广。”

——李晟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这是一份纯真的回忆,也是一段走向自然的旅程……我们将一颗“自然之心”萌芽在心里,看着它逐渐成长……

——涂正彬科长(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外人看来,自然保护工作很浪漫,但其实它是繁琐细致的,也会很艰苦。今年夏天新东方的同学走进了王朗自然保护区并亲身参与了最具体的保护工作。这是他们自己的感受,相信他们的进步也蕴含其中。”

——田犎领队(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江上清风,山间明月,造物者之无尽藏,与子共适。”

——郑岚总经理(山水伙伴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愿你们记得在森林里并肩工作,在满天星辰下相伴仰望,生病难过时互相支持的经历,在你们今后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一份值得珍藏的回忆。”

——罗乃茜领队(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活动背景:

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于年,是全国建立最早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7种。该区域是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走廊地带,是连接岷山大熊猫种群的枢纽。拥有川西北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森林。

年7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自然学堂示范基地”在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挂牌,成为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首个自然学堂示范基地。山水与王朗将在自然教育领域深度合作,建立、健全“具有王朗特色的自然学堂体验体系”。

关坝村社区保护地,位于四川平武县西南面,岷山大熊猫栖息地的关键区域,地处连接三个大熊猫保护区的廊道地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在关坝村开展社区保护项目。在当地研究中华蜜蜂与大熊猫栖息地森林的关系、支持村民开展栖息地监测和保护行动、以及通过当地生态获得可持续生计的行动。

熊猫蜂蜜是中国第一款“生态公平”蜂蜜产品,守护山水,留住森林的限量滋味。

出品熊猫蜂蜜的山水伙伴,是一家专注于生产最纯净的森林蜜,探索以商业模式支持生态保护的社会企业,链接消费者在享用纯天然森林蜂蜜的同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iongmiaoa.com/zfly/71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