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免费订阅??
图/宋李迪《狸奴蜻蜓图》(局部)
01猫咪,一种神奇的生物。眼睛里装着星辰大海,脚爪乘着翩翩轻功。现代人对rua猫有着不可名状的狂热。
不管是头发里还是衣服上,都能随手拈下来几根猫毛的人,无意中就能拉一波仇恨。
这可是专属于有猫一族的尊贵象征。
如今很多人都喜爱“吸猫”“云养猫”,但吸猫不是现代人的专利,古代猫奴爱起猫来的疯狂劲儿,不亚于现代人。从达官贵人到文人墨客,无数人彻底沦为了“猫奴”。清咸丰年间,一位嘉定名士“红豆痴侬”王初桐(对,就是动画《相思》的主人公)编纂了一本收录各种与猫有关的内容的猫书。
这就是《猫乘》,中国现存最早的系统记载中国猫文化史的著作。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来以“乘”通称一般的史书
到了清永嘉年间,又一位爱猫博雅君子黄汉,广阅经史子集,也编纂了一本猫书。
他还在书中写了不少自己养猫的心得、见解和传闻。
这本书就是《猫苑》。
“苑”指学术、文艺荟萃之处
你会发现古人谈起猫来头头是道:从正经的性格、毛色、吃食、习性、诗词歌赋、相关习俗,到不那么正经的猫妖修炼、无猫驱鼠法、治病偏方等等,总有你不知道的。
今天我们就从这两本书里择之四五,聊聊猫。
02
你的名字为什么是“猫”?
中国关于猫的最早记载,要从西周的《诗经·大雅·韩奕》说起,这首诗是在歌颂西周时韩国的国君韩奕,描写了他治下韩国的富庶、壮美,其中说道:
有熊有罴,有猫有虎。
这句话的意思是:山林中,有熊有罴,还有猫与虎。
熊,是黑熊;罴(pí)是棕熊。
但这里的“猫”,指的并不是我们所说的猫,而是山猫那类中型或大型的野生猫科猛兽。
最早的猫,写作“狸”。
古籍中常见的“狸奴”,就是猫的另一个名字。
“猫”这个字应是出现在秦汉时期。
《礼记》记载:
腊日迎猫,以食田鼠,谓迎猫之神而祭之。
在腊日这一天,要行国祭,祭祀与农业相关的八位神仙。
猫之神,就是八神之一。
虽究其根源,是冲着猫能抓老鼠这一实用性,但中华民族向来民以食为天,猫在那时候的地位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传说里,猫因为老鼠丢了十二生肖的地位;
而在人间,猫又凭着捕鼠的能力被封神。
那猫为什么叫作“猫”呢?
《宋史》的作者陆佃在《埤雅》中解释道:
鼠害苗而猫捕之,故字从“苗”。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
猫有“苗”“茅”二音,其名自呼。
字形上看,守在农田旁的食肉兽,就是猫;
读音上看,猫的叫声,就是它的名字。
来自《汉字字源》
03
“你家猫长什么样子呀?”
一般人形容猫的毛色,基本就是:三花、狸花、大橘、奶牛、金渐层、银渐层……
来看看前辈们是怎么形容的:
乌云盖雪,必身背黑,而肚腿蹄爪皆白者方是。
若仅止四蹄白者,名踏雪寻梅,其纯黄白爪者同。
通身白而有黄点者,名绣虎。
身黑而有白点者,名梅花豹,又名金钱梅花。
黄身白肚者,名金被银床。
若通身白而尾独黄者,名金簪插银瓶。
通身或黑或白,背上一点黄毛,名将军挂印。
…
是不是一下子就有中国美的气质了?
好听,有诗意,还有画面感。
快来找找你的家猫是哪一种吧!
04
古代猫奴图鉴
要说文人雅士最爱的动物是什么,恐怕就是猫了。
猫儿如此多娇,引无数猫奴尽折腰。
从古至今,有多少人沦陷在它们圆溜溜的眼睛、毛茸茸的身体和软乎乎的肉垫中。
一时吸猫一时爽,一直吸猫一直爽。
这时候就要派出下面这位古代猫奴代表啦!
大宋第一猫奴——爱国诗人陆游
陆游,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陆佃的孙子,多少有点家族吸猫史吧。
陆游一开始不是为了养猫而养猫。他本身嗜书如命,但家中多鼠,咬坏了不少藏书。
这可把他心疼坏了,所以,陆大诗人就请来了捉鼠护书的猫护卫。
结果如何呢?
来看看这首《鼠屡败吾书偶得狸奴捕杀无虚日群鼠几空为赋》:
服役无人自炷香,狸奴乃肯伴禅房。
书眠共藉床敷暖,夜坐同闻漏鼓长。
贾勇遂能空鼠穴,策勋何止履胡肠。
鱼餮虽薄真无媿,不向花间捕蝶忙。
老鼠没了,书得救了,而陆游也彻底被他家小狸奴征服了,从此在吸猫路上一去不复返。
此后,他又养了雪儿、小於菟(小老虎)和粉鼻,写下了《得猫于近村以雪儿名之戏为作诗》《赠粉鼻》《赠猫》等数十首诗作传世。
《赠猫》其二
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
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
这里的“裹盐”是一个习俗。
有诗云:“天生物类知几许,人家养猫如养女。”
古人很讲究。
他们接猫回家,叫聘猫或纳猫,就跟娶妻一样。备好聘书(猫儿契)和彩礼,选一个良辰吉日接小猫咪回来。
如果是家猫,就要给主人家一袋盐,或者一包糖,或者两包茶叶;
如果是野猫,就要用柳枝穿一串鱼,送给猫妈妈。
是不是特别有仪式感?
翻开书,你甚至能看到古时候那些诗人与我们一致的猫奴行为。
范成大(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闲看猫暖眠毡褥,静听犹寒叫竹篱。
在冬天的时候,闲闲看着毡褥上睡懵的猫,真让人放松。
文天祥(南宋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
睡猫随我懒,黠鼠向人鸣。
老鼠都敢冲人吱吱叫了,我家猫睡得呼噜呼噜…还能怎么办,继续宠着呗!
徐集孙(南宋诗人):
乱叶打窗猫上案,斜阳过屋鼠窥灯。
不抓老鼠还存上蹿下…哎哎,你这小家伙别打翻了我的砚台!
刘仲尹(金朝文学家):
天气稍寒吾不出,氍毹分坐与狸奴。
天冷了不想出门,分一半毯子给猫,一起待着。
05
不应当,因为我只是一只小猫咪
在一些经典文学中,总能看到各种猫妖的身影。
《金华猫》
金华猫,畜之三年后,每于中宵蹲踞屋上,伸口对月,吸其精华,久而成怪。
每出魅人,逢妇则变美男,逢男则变美女。每至人家,先溺于水中,人饮之,则莫见其形。
家中猫蓄养三年后,会在半夜蹲在屋顶,吸取月之精华,修炼成妖怪。幻化出的形态美艳,可男可女。跟随至家中,人喝了混着它们尿液的水后,就看不到猫妖了。
《猫鬼》
阳春县修衙署,刚筑墙。一日,其匠未饭,有猫来,窃食其饭并羹。匠人愤极,旋捉得此猫,活筑墙腹以死。
工竣后,衙内人皆不安,下人小口率多病亡。因就巫家占之,云:“此猫鬼为祟,在某方墙内。”于是拆墙,果得死猫,遂用巫者言,奠以香锭,远葬荒野,自是一署泰然。
此道光十六年事,余时在幕,亲见之。
一个在衙署筑墙的工人,只因猫偷吃了他的饭,就将那只猫活砌在墙中。
等到衙署修好后,就开始发生奇怪的事:下人和一些还未成年的人,大多病死了。
于是他们找来巫师占卜,得知有猫鬼作祟。按照指示拆了墙,发现果然如此。
这一个被砌在墙内的猫的故事,不禁让人想到了爱伦坡的《黑猫》。
古希腊中,猫和月神又有着紧密联系。
西方认为黑猫不吉,总将黑猫和巫术捆绑在一起。
日本有可爱的HelloKitty,有笑眯眯的招财猫,也有神话中长着两条尾巴的妖怪猫又。
中国的招财猫
不过猫这一层一层或好或坏的象征意义,也都是人赋予的。
毕竟,它们只是可爱的小猫咪呀!
而这种传说故事,作家榜的《猫苑·猫乘》中多有摘录。
古人吸猫的个小秘密,都在作家榜的《猫苑猫乘》里。
“人莫不有好,我独爱吾猫。”
《猫苑·猫乘》号称“中国人的吸猫宝典”“铲屎官的必读经典”。
一套两册,分别是清代两位传奇学者——黄汉和王初桐编撰辑录的经典猫书。
俩人集百家之文字,整理了古今那么多关于猫咪的趣闻轶事,当真是博雅君子,喜猫爱猫,铲屎官的典范!
两书以收录则关于猫的八卦、怪谈、奇异百科闻名,隐秘灵诡,妙趣横生,问世两百年来,爱猫之人争相阅读,流传至今。
对于猫咪爱好者来说,这是一套超丰富的古人养猫指南;
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这是一套超有趣的文化谈资宝典;
而对于孤独的人来说,这就是一套超可爱的治愈系猫书!
翻开书,每一页都充满了灵气~
作家榜经典文库推陈出新,创新策划全新版本的《猫苑·猫乘》,让你一书在手,碾压所有铲屎官!
该版《猫苑》以咸丰年间瓮云草堂刻本为底本;《猫乘》以嘉庆三年自刻本为底本。
精选考究底本,精校典藏!
不仅完整收录原著内容,一字未删,而且将繁体文字转简体,新增生僻字注音,帮助读者扫清阅读障碍,非常贴心~
这套书的颜值非常高,一套两册的礼盒装,十分精美!
封面分别改编自德国画猫艺术家PeterBauer的经典作品Alleswirdgut和MeerSicht,可爱又不失大师水准!
翻开书,你会发现装帧排版也超用心!
裸脊锁线的装帧,可度完全平摊。古典装帧与现代时尚版式相碰撞,大方美观。
错落有致的文字排版,将猫猫的可爱凸显的淋漓尽致~
书中收录了36幅中国传世猫画,比如宋代著名的《宋人戏猫图》、宋代苏汉臣的《冬日戏婴图》、明代朱瞻基的《壶中富贵图》和《花下狸奴图》…
每一张,都极具中国古典美学的生活意趣。
此外,书中还新增了60张原创手绘彩插,灵动飘逸,栩栩如生,故事张力极强,每一页都彰显出猫咪的神秘与灵气。
还随书附赠2张萌系猫咪书签、2张精美明信片、2张猫咪贴纸,以及1张猫儿契,快快去聘专属于你自己的小猫咪吧!
《猫苑·猫乘》装帧方式:精装(两本)价格:原价98元,今日限时秒杀69元发货须知发货地:上海发货须知:默认韵达快递,部分地区发京东或邮政。注:新疆、西藏、黑龙江全境已停发。受疫情影响,其他地区客户下单前可先咨询汉周小二。免责声明:本文配图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侵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