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殿疯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706.html
我们是青年,我们有些话要说。
迎接COP15
快来说说青年与生物多样性的那些事儿
青年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力量,青年们以自身独有的活力、动力与创造力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出贡献,他们积极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行动中去,他们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献计献策
我们访问青年,听他们说说,他们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那些特殊故事,听他们谈谈,他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那些独到观点。
本期人物
图源:马东源马东源:昆山杜克大学环境政策硕士研究生;本科就读于四川大学生物科学专业;中国青年生物多样性夏令营“野猪你好”队员。CYBAN:你是如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领域结缘的?马东源:与其说是结缘,不如说是宿命。我家就住在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旁边,这是中国建立最早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另外,我家附近还有许多其他的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一直以来,生命的奥秘对我有着强烈的吸引力,于是我在本科阶段选择了生物科学专业。由于地理位置的便利和专业学习的驱动,从大一开始,我利用每个寒暑假的时间到不同的保护区参加志愿者项目,参与野外保护工作,进行了很多鸟类、兽类、两爬、植被和社区等的调查。经历和纯粹的喜爱让我渐渐走上了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领域上来。CYBAN:你所在的团队在夏令营前期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在调研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应对的?马东源:在前往浙江婺城南山自然保护区前,我们团队查找了研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关系的相关文献,阅读国内关于这方面的法律。为了大致掌握保护区村落的基本情况,我们提前电话采访了村干部,了解到在南山保护区周边社区,野猪等野生动物破坏庄稼、伤害居民事件频发,人兽冲突明显。我们听到后感到十分兴奋,对接下来的夏令营之行充满了期待。根据这些前期准备,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研究内容也变得愈发明朗。在四川凉山拍摄的野猪/图源:马东源时间短暂是我们在调研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我们团队最初想做的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结合。希望通过量化分析来评估人兽冲突的程度和影响大小与这些家庭的经济收入状况及家庭背景等之间的关系,而不只是最后项目成果呈现出的定性分析,这也是我们夏令营留下的一个遗憾。在有限的三天时间内,我们团队灵活应对,随机应变,不断调整我们的计划和方向。虽然最终没有完全实现预想的效果,但我们也在能力范围内,尽力去做了很多。最后的结果还是挺让我们满意的。
CYBAN:为什么如此热爱野外保护工作?
马东源:其实我的本科专业更多是在实验室进行微观研究,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对象基本都在野外,需要在野外进行实地研究获取数据和结果来支持,野外研究的意义不言而喻。我的既往经历是大多野外工作者们都在经历的,也许没有那么exciting,那么高大上,但都是十分重要且有意义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接触到很多奋斗在一线的优秀科研人员,加上学校里从事生态保护工作的老师的影响,让我意识到相对于实验室,自己对野外研究更感兴趣,尽管后者很苦很累。
年11月在钱江源/图源:马东源就我个人感受而言,野外的生活和在城市里的生活完全不一样。我有更多的机会走出去,去观察,去经历故事。当我身处野外,围绕着我的就是大自然,我想观测的动植物就在我眼前。而不只是坐在一个办公室或者小屋子里和数据打交道。除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