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破15亿还被骂4位导演的故事揭

王家怀医术怎么样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6865956.html

年,日本两位动画大师宫崎骏、高畑勋拜访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与另一位大师手冢治虫一样,宫崎骏也有上美厂情结,特意准备了《风之谷》等作品胶片作为礼物。

万籁鸣与手冢治虫(右)

与手冢治虫在70年代末见到偶像万籁鸣的欣喜和崇敬相比,宫崎骏这一趟彻底失望了。彼时正在面临改制的上美厂已经不是原来的上美厂,人员流失严重、制作经费不足,搞动画首要想的是“怎么节约经费”。回国后,宫崎骏对中国之旅只字不提,决定有生之年不会来第二次。

那是中国动画的至暗时刻。60年代中国动画凭借《大闹天宫》等达到巅峰,70年代迅速坠落,80、90年代《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偶有亮点,一盘死水的状态持续到了新千年以后。甚至连业内人员都觉得:“做动画太丢人了”,“中国动画不赚钱,为啥要做?”

阵痛之后是领导和业界的一片反思。和中国足球一样,动画界也搞起来中国特色的一招:送出去,请进来。把好苗子送出去学习先进技术和理念,从美国、台湾、韩国挖人才过来。

这几年随着《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爆火,中国动画开始从单一的低幼向转变为成人向商业电影。今年国庆档的《姜子牙》再次引爆话题,已经拿下15亿票房。电影的质量见仁见智,但背后的制作公司“彩条屋”和4位导演的故事却十分有趣。

他们的故事,其实就是中国动画在转型期中甜蜜和心酸交织的故事……

01

年,《姜子牙》的导演之一程腾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思考了差不多一个月,决心出国专攻动画,进入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学习,硕士毕业后进入动画制作的圣地之一——美国梦工厂,不到25岁在梦工厂就获得联合导演的职位。

梦工厂出品的《功夫熊猫》风靡全球,让程腾既兴奋又难过,兴奋的是中国元素动画一样能得到世界认可,难过的是这么好的东西为啥不是中国人自己做的呢?

正在迷茫之际,年程腾突然接到了一个国内的工作邀请。对方自称是彩条屋的工作人员,问他有没有兴趣加入一部叫《姜子牙》的动画电影制作。原来,彩条屋创始人兼CEO易巧看到程腾的短片《天外有天》后,求贤若渴,四处打听,终于联系上了他。

程腾的作品《红领巾侠》

彩条屋看中的是程腾对动作戏的把握,这对于一部大制作的商业动画片来说极其关键。年他的毕业作品《红领巾侠》和年的《天外有天》都有非常精彩的打戏,特别是《天外有天》全程打戏,动作行云流水,对于动作方面的把控非常扎实,人物设计也可圈可点。

联合导演李炜是资深动画人,他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客座教授,这两年主讲《原画设计》、《分镜设计》课程,是功底非常深厚的学院派。

观众对李炜并不熟悉,但是提到他参与的作品,大多耳熟能详。他是《宝莲灯》主力原画,还是《魁拔》的美术设计,参与了《大鱼海棠》。李炜还有一个知名度比较低、但是非常重要的作品——《我的师父姜子牙》。这部跳票了很久的作品,虽然一直没能如期上映,但彩条屋看中了这个故事和理念。这也是力邀他加入团队的重要原因。

《姜子牙》立项后,主创和制作人的焦虑与日俱增,这种级别的动画电影周期长、人员多、成本高,自然的风险也大。以《功夫熊猫》为例,筹备了15年,幕后团队将近人,花费了个工作周的时间,这种规模和耐心,国内很难望其项背,只能另想办法了。

02

光线传媒和彩条屋在年时有个宏大的目标,要在5年内做出5到10部《大圣归来》这种级别的作品,首要任务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搜罗各种精英人才。

但是,当时在国内想找个动画电影导演,不要说有名的就算是成熟点的都太难找了,很多优秀的画师迫于生存压力,转去做游戏,甚至去做IT。就算像《哪吒》的导演饺子这样的,大学时候的作品《打,打个大西瓜》红遍网络,毕业以后还是找不到什么合适的工作,靠给游戏做外包项目维持生计。还坚持做动画的人,真的是名副其实的“用爱发电”。

《姜子牙》的执行导演王昕在加入项目前,在暴雪动画工作过14年,曾任暴雪动画角色总监,有网友笑称“几乎所有你玩过的暴雪游戏,角色都是他设计的”。从美国来到中国,彩条屋用《姜子牙》给他画了一张“大饼”:无与伦比的封神宇宙,假以时日能对抗MC、漫威。另一位执行导演李夏也在业内小有名气,作品曾入围奥斯卡动画短片奖,和程腾一样,这两位同样是国内毕业、国外深造的“海龟”。

两人进入团队后发现,现在的中国动画“硬件有差距,但差得不多”,关键差的是怎么把文化元素融入到流畅的叙事中,从而老少皆宜,这是成人动画最基础的东西。

这其实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姜子牙》走的是和《哪吒》相反的路,把主题设定为一个失意的中年男人,与自己较劲、对抗世界的各种意难平。这无疑会把观影人群扩大到从10岁到50岁的范围,引发的共鸣,这都是出于商业的考量。

03

在《姜子牙》的其中一版制作特辑预告片中,普通观众可以看到一部动画片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一个单一场景从二维线稿到成片,意味着+图层,一帧画面耗时2天。九尾妖狐的一个变身镜头,时长只有2分多钟,人、妖、神重叠交替出现,色调、场景也随角色运动不断变换,这个制作难度和精度呈现出了目前国内动画的最高水准。

“社畜”姜子牙从最初到最终,一共更换了个版本,渔夫版、书生版、变身版、受伤版等等,可谓无奇不有,最后与观众见面的版本,都是几个导演投票一一选出来的。

可爱的四不像角色,导演程腾曾在微博上吐槽“是以消耗设计师的头发为代价修出来的”。人物首饰、物品的花纹以及台词等,有个专门的团队通过经典文学的考究求证。

正如李炜在接受采访时说:“二维就是匠人、个人艺术家。但三维工业性就比二维更强,艺术性的东西,需要用很理性的流程去执行出来,要考虑成本、时间。”

一个作画监督、一个成熟的绑定师、动画师,往往要用10年去培养才能“上战场”,这种“战士”一部电影就需要到人。

如果您看到这里,就会理解动画为什么难做了。耗时耗力、投资大、风险高,不注意就赔钱了,实际上就算《哪吒之魔童降世》拿下50亿票房,也有一大批参与制作的小公司没赚到钱甚至亏本,有这种资金和精力去搞搞小甜剧收割流量不香吗?

与美国和日本相比,当下中国动画市场并不健康和理性,出一部好作品,资金、技术、人才、情怀缺一不可,制作人员的情怀甚至要比前三项更关键。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姜子牙》,上千名制作人员用四年时间证明了一句话:

即便是最微亮的光,最终也会照遍整个天空。

感谢阅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iongmiaoa.com/zfqz/1351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