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大熊猫

年3月1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年大熊猫爱心人士交流活动在都江堰青城山基地圆满结束。保护研究中心党委高度重视本次交流活动,党委书记张志忠、常务副主任张和民、副主任张海清前期多次协调部署筹备工作。年2月1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官方微博发布活动信息,邀请广大长期关心热爱大熊猫的爱心人士参与探访交流活动。邀请发出后,共收到30余名报名信息,后经一一电话确认,共有13名报名者确认参加。活动当天,保护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和民、副主任朱涛,相关处室负责人、大熊猫专家以及13名来自社会各界的大熊猫爱好者网友代表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

本次交流活动共有三项内容。

(一)参观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

3月1日上午9点,13名大熊猫爱好者网友代表准时参加大熊猫爱心人士交流活动。上午10点半,在文宣处的带领下,13名大熊猫爱好者网友代表先后参观了卧龙神树坪基地中华大熊猫博物馆、大熊猫参观区。一路上,文宣处详细向网友代表介绍了保护研究中心工作的方方面面,普及大熊猫相关知识,加深网友代表对保护研究中心的了解。

(二)大熊猫野化培训科普讲座

下午两点半,保护研究中心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专家吴代福为13名网友代表做了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的科普,讲座,介绍了保护研究中心大熊猫野化培训项目情况,讲述了保护研究中心上下对圈养大熊猫回归野外所做出的的努力和艰辛,分享了野化培训项目成果和遇到的问题。

(三)大熊猫爱心人士交流会

下午3点半,交流会正式开始。网友提问及专家解答记录如下:

1.怎么平衡官方微博下关于“打工猫”评论不断的问题?

保护研究中心一直以公开透明的态度接受公众监督和情况反映,从不拉黑网友、删除负面评论。当发现官方微博下关于开展公众教育大熊猫情况反映的评论,文化宣教处第一时间做出回应,表示收到网友反映。并立即向相关领导、处室汇报。但部分问题核实需要时间,不能立即得到相关处理结果。在网友的质疑中,也不乏一些失实的言论,甚至是一些无意义的谩骂和人身攻击,针对这样的情况,也希望网友能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处理。

2.大熊猫“知春”情况严重、“贤贤”、“月亮”刻板行为在增加,不停来回走、吐舌头,保护研究中心对外出大熊猫是否建立一套监督和保护机制?

大熊猫出现重复动作行为不能一概而论为刻板行为。每年的3-5月是大熊猫的发情期,随着体内激素的变化,大熊猫会产生青春的躁动,出现摇头等行为。同时,大熊猫的乞食行为、应激行为中出现的一些动作也容易被误认为刻板行为。大熊猫行为判定和记录需要专业的知识和长年的观察训练,有的摇头、甩头、吐舌头动作并不能武断的统归为刻板行为。当然,圈养大熊猫出现刻板行为的情况也较常见,目前,保护研究中心开展大熊猫爱心饲养就是为了减少或消除圈养大熊猫的刻板行为,丰容就是其中的一项内容。

对于在外开展公众教育和科普展示的大熊猫监管问题,保护研究中心一是要对对方饲养员进行培训,培训后才可以派出大熊猫,培训的方式有当地饲养员到中心本部进行或中心派出饲养骨干赴动物园开展饲养指导和技术培训;二是在在大熊猫科普展示期间,有年度两次落实到个人责任的片区巡检、不定期抽查监督、月报饲养管理纪录、随时电话视频或现场指导、暗访突击检查、提出整改—督促整改—限期整改—检查整改—收回熊猫等形式来保障大熊猫在外饲养监管工作;三是目前我们也通过网络以视频连线的方式随时观察、检查在外大熊猫情况;今后,保护研究中心计划开展“熊猫全球眼”项目,在全球在每一个合作单位安装监控系统,汇总到保护研究中心,实时监测在外大熊猫情况。同时也希望通过类似熊猫频道一样的直播平台,向网友直播在外大熊猫情况,让广大网友也能参与到监测中来。目前该项目已经立项,今年我们的重点工作就是开展动物园试点,以便推动全球大熊猫实时直播监测工作。

目前,保护研究中心已经派人到安阳动物园调查了解核实大熊猫“知春”相关信息,保护研究中心将对大熊猫“知春”进行收回处理。

3.如何评估借展动物园的环境?

国家相关行政主管部门出台了大熊猫开展科研合作、公众教育、合作交流的相关规定。对大熊猫内场、外场、人员配备等作出了明文规定,达到相关条件的饲养单位可开展大熊猫科研合作与公众教育项目。

网友一再提到“打工猫”“借展”,这样作为娘家人的我们感到心疼,每一只大熊猫都是我们的子女,无论是在中心本部还是在外,保护研究中心关心、保护它们的心是一样的。全国各地民众有近距离观赏大熊猫的强烈愿望,保护研究中心有开展大熊猫公众教育的责任,大熊猫在外展出合法、合理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程序进行,其中资金只是对合作单位的一种约束条件,合作资金的用途也有严格的规定、纳入国家预算来执行。

4.中心本部的大熊猫饲养状况都很好、野化培训方法科学、官方微博的科普也很好,但中心监督体制有问题,对合作动物园的选择有问题。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有推动大熊猫文化建设、科普教育和宣传工作的重要职能。开展大熊猫科研合作与公众教育,是保护研究中心的重要职责。大熊猫是我们的国宝,受到各地民众的喜爱。当地民众想近距离观看熊猫,就会向当地有关部门申请,然后各级政府部门逐级进行行政审批。审批通过,方可与中心签署大熊猫科研、公众教育合作协议。大熊猫场馆建成后,主管部门将组织由行业各单位专家组成的考察小组对当地动物园的饲养条件进行评估,如果达到相关条件,可批准饲养大熊猫。如果当地饲养条件不过关,不予批准。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从来没有和任何个人签署合作协议,通常情况下我们主要与地方政府或动植物园开展合作。

5.动物园检查组的构成?

大熊猫落户前的场地验收检查组由主管部门组织3-5人的专家组对当地动物园进行评估。其中有中心专家、也有一部分来自其他行业内单位的专家,如其他动物园或大熊猫科研保护机构。

大熊猫落户后,保护研究中心会组成自己的专家团队对大熊猫情况进行例行巡检。

6.保护研究中心各基地以及合作单位没有警示牌的问题。

保护研究中心每个基地都做了禁止大声喧哗、严禁喂食等警示牌,也要求合作单位按要求制作。以都江堰基地为例,将警示牌做在了大熊猫档案铭牌下方,位置不是很醒目,今后保护研究中心将继续改进,加强相关警示教育。

7.很多合作单位动物丰容不够,不符合大熊猫的福利。

根据大熊猫野外调查研究,野生大熊猫在一天中有55%左右以上的时间在采食,30%的时间睡觉,只有15%的时间在走动。圈养条件下,大熊猫食用更有营养的精饲料,所以食竹时间减少,空余时间和精力增加。每个动物园的丰容措施不一样,其目的都是消化圈养大熊猫多余的时间和能量。如雅安基地每只熊猫的活动场所很大,但熊猫真正利用的也只有一定的区域。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尽量延迟其采食时间(如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经常更换场地(对合作单位来说,成本过高,多采用雌雄相互换圈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饲养员的爱心饲养,这要求饲养员有高度的责任心。

今后,保护研究中心将把相关动物福利写进合作协议,对合作单位进行约束。

8.根据粉丝行为记录,大熊猫“青青”在最近两个月有严重的刻板行为,且“青青”圈舍不遮阳,夏天不能在室外活动。

保护研究中心通过熊猫频道直播观也看了网友反映“青青”出现严重摇头情况的视频,发现是因为当天游客较多,对“青青”引逗,这是短暂的应激行为、乞食行为,不是刻板行为。如之前所说,目前正值春季,“青青”有着青春期的躁动行为。

这段时间通过饲养员的爱心饲养,“青青”的机械行为在逐渐减少。下一步,保护研究中心将通过更换场地或调整饲养管理的方式改善其不良行为。针对青青圈舍没有遮阳的说法,我们想给大家介绍下,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大熊猫可以在室内避暑,同时我们也会提供冰块避暑。都江堰基地也正在进行优化提升改造,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每个圈舍都安装了雨雾喷淋系统,能起到调节温湿度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在各圈舍运动场栽种了许多高大灌木,相信春天树枝发芽长叶后形成树荫,会是很好的遮阳场所。

不只对“青青”,保护研究中心目前正在探索提高圈养大熊猫活力的方法,例如将圈养大熊猫放到半野化培训场进行半野化培训。今后,中心将继续探索,努力提高圈养大熊猫福利。

9.圈养大熊猫是否对同类感兴趣。

大熊猫是独居动物。在野外环境下,成年大熊猫仅在发情时期有交流。圈养环境下,对同类更好奇也不一定。有一种情况是,两只雄雌大熊猫到适龄而不分圈,长大后反而会对彼此不感兴趣,影响繁殖。

10.有网友反映大熊猫“汉媛”长期吃营养液

实际“汉媛”所服药物为调理肠胃的安素,且中心对药物用法、用量进行了指导,不会让大熊猫长期服用,仅在“汉媛”肠胃不适或对竹子品种不适应时服用,用法用量均有要求。下一步中心将会进一步了解查实“汉媛”用药情况。

11.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在国际上受到世界人民的礼遇和尊重。希望国内相关饲养单位也重视大熊猫国内生活状况。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大熊猫科研保护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大熊猫文化建设、科普教育和宣传方面还相对薄弱。目前,保护研究中心也正在探寻一套有效的公众教育、科普展示方法。大熊猫爱好者是大熊猫保护事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今后,保护研究中心将加强与广大网友的沟通交流,聆听社会各界对大熊猫保护事业的意见和建议。希望通过我们的携手努力,共同创造大熊猫的美好未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axiongmiaoa.com/zfsc/5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