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须比别人更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小马哥
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觉得央视的新闻主播给我们的感觉就是:官方、端庄、严肃。没错,他们就是大神一样的存在,似乎什么样的稿件都能抗下来。
之前偶尔听到一个路人说,主播太好当了,念字儿谁不会呀,工作轻松,工资还高,太幸福了吧!
小马哥只想说,你太天真了……
今天小马哥要带大家一起来透过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新闻记者李瑞英老师的视角,来看看主播们的“不易”。
首先来看看度娘上对李老师的简介:
李瑞英,新闻联播节目播音员,中国传媒大学教授,中央电视台业务指导执行主席。走上播音工作岗位20多年,使她成为《新闻联播》的标志之一,她的出镜率高到让她世人皆知。
李瑞英作为这个节目的主播,主持风格端庄、大方、得体,语言规范,吐字清晰、圆润,服饰简洁、庄重、典雅,播音自然流畅。她参加了20多年来中国与世界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多次随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担任出镜记者和主播,出色完成了历次的直播、现场报道任务。
总之啊,李瑞英老师我不用说什么,大家就知道她是一个多么优秀的播音员主持人了,在这里小马哥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李老师曾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分享的故事:
01
直播间的故事
有一次,18:59,离节目开始只剩1分钟,李瑞英提醒编辑:“我手里还没有稿子”,编辑没有回话,李瑞英看了看表,又提醒了一遍,还没回应。李瑞英急坏了,第三次提高嗓音要稿,还剩30秒,编辑才把油墨未干的稿子“飞”过来。汉语的人名和地名有不少多音字,如果直播时有不认识的字或咬字、发音错了那就惨了。所幸平日的积累让她出色地驾驭了稿子。
“我们的工作中处处是地雷。所以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有丰厚的学养、厚实的人生积累和多方面的锻炼。内心的东西多了,思想的表达就流畅了,遇到地雷也能轻松地躲过。”
你看,有时候真的是越是重大的事件,给你提前准备的时间就越短,那这个时候得多考验你的平时积累、临场反应能力和心理素质呀!新闻主播,并不是念字儿这么简单!
2
一个错字50块
在《新闻联播》工作,责任非同一般,尽管万分小心,有时也不免出错,那么,出错之后要受什么样的惩罚呢?播音员李瑞英透露说:“一个错别字扣50块钱,如果你累计错3个字以上,就要去学习班参加考试,很严格的。
一般情况下,稿子提前10分钟时才能拿到。遇到紧急情况,越是大稿子来得就越晚。我觉得直播就是体现在这个地方,及时、准确、生动。
我做过这样的梦:7点了,稿子上满篇都是不认识的字,翻遍字典也查不到,就吓醒了。”
我们可能根本想象不到新闻主播们承受了多大的压力、肩负了多大的责任和使命在完成这项工作,但不管有多大的压力,他们都以更专业的能力、更强大的心理素质、更丰富的实战经验,去呈现给观众一个尽可能完美的画面。这实在值得我们敬佩。
3
出访报道
李瑞英无数次为领袖出访作现场报道。这种在别人眼里看来是“美差”的工作,事实上并不轻松。
在领导到达前,记者必须先赶到,并在机场找好最佳拍摄位置。这报道一般没有文字稿,李瑞英处处留心,谨防差错。
一次,李瑞英报道在塔吉克斯坦举行的“上海五国”首脑会晤。中午气温高达42℃,烈日当头,李瑞英一站就是四五个小时。晚上回到驻地,连电扇和水都没有。凌晨2:30,还要把报道往北京的《早间新闻》传送。时差加上气温高,几乎无法入睡。作为播音员又不能感冒,否则嗓子会哑,影响工作。第二天起床后,她的脸都肿了。
出访报道其实是最辛苦的,考验的不仅是专业够不够硬,还有抗压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因为外部的不确定因素比室内的主播间来得更多!
今年三月份,小马哥有幸聆听了李瑞英教授的一个讲座,李老师提到的有这么几点让我受益匪浅:
1作为一个新闻媒体人,要关心国家社会。
举个例子来说,你有没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北京白癜风可以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