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前方是传媒大学站……传媒大学站到了!”9月19日上午8:30,伴随着广播里传来的报站声和校交响乐团悠扬的演奏声,中国传媒大学级新生开学典礼在修缮一新的南操场正式拉开了帷幕。近名新入学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开学典礼在南操场举行
据了解,此次开学典礼同时还由各个专业学生组成的直播团队,使用学校的4k高清转播车和VR平台,通过中传电视台、白杨网、腾讯、优酷、网易等平台进行了同步直播。
校领导出席开学典礼
校党委书记陈文申,校党委副书记赵晖,副校长胡正荣、廖祥忠、蔡翔,校长助理王志出席典礼,典礼由袁军副校长主持。升国旗奏国歌后,开学典礼正式开始了。
袁军副校长主持典礼
胡正荣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他首先欢迎级新生的到来并对家长表示了诚挚的谢意。接着,胡正荣副校长化身“校园导游”,在讲话中带领新同学从南到北“游览”了这所占地46.37万平方米、拥有在校学生近人的美丽校园,同时又将学校的历史沿革、师资力量、校园文化等方方面面穿插其中娓娓道来,全面的展现了中国传媒大学的非凡魅力,使得在场的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
胡正荣副校长致辞
最后,胡正荣副校长还不忘对新生们提出了新的期望:“第一,期望你们做一个拥有理想的思想者。”“第二,期望你们做一个敢于实践的行动者。”他鼓励大家行动起来,为成为新时代的优秀传媒人才而努力。
方毅华教授发言
新闻传播学部的方毅华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她表示自己将会和全体老师一道,甘为学生当好铺路石,将所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等毫无保留的奉献给同学们。家长代表严永斓表示大学是新生们走向社会的实习期,更是走上人生舞台的排练场,希望新生们在中国传媒大学专注学业,为未来的登台亮相做好一切准备。
优秀校友发言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顾国宁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寄语新生要不断“折腾”自己,去看喜欢看的书和必须看的书,让头脑的风暴完成从高中生到中传人的重建;把多余的经历耗在运动场,让身体足以应付毕业后野蛮生长的媒体环境。
诗朗诵表演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开学典礼还特别加入了一场题为《献给每一个你》的朗诵:“每一个远方,都是传媒人奋斗过的地方—传媒,让我们的心长出了翅膀,飞向所有的可能与希望。”
接着同学们还观看了校友祝福视频,康辉、欧阳夏丹,春晚导演陈临春等优秀的校友在视频中的露面着实给了同学不小的惊喜,现场爆发了阵阵掌声和欢呼声。最终,开学典礼在校交响乐团、校合唱团以及全体新生合唱校歌《年轻的白杨》中落下帷幕。
合唱校歌
曲终人不散场,年轻的小白杨们纷纷驻留在原地拍照留念,希望能够留存下这开学第一课的珍贵时光。
副校长胡正荣
做拥有理想的思想者敢于实践的行动者
胡正荣副校长发言稿全文:在中国传媒大学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胡正荣
年9月19日
亲爱的级新生同学们、亲爱的新生家长、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金色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今天,我们迎来了名本科生新生和名研究生新生。你们收获了新的人生机遇,学校也收获了新鲜的你们。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传媒大学的所有教职员工、在校生和校友们,向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也向含辛茹苦培养你们的家长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
我想,你们选择中国传媒大学,一定是对传媒与文化事业抱有热忱的向往,对这个学校怀有热切的期望。那么,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请允许我带领你们,游览这所占地46.37万平方米、拥有在校学生近人的美丽校园。
让我们从南门开启这一行程。
校门口悬挂着我们的校名:“中国传媒大学”。从年到年,中国传媒大学走过了62年的辉煌历程。学校承国运而生,又与时代砥砺前行,先后经历了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北京广播专科学校、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四个历史时期。年,“北京广播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标志着学校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跨入了新阶段。学校下一步的奋斗目标,是希望到年,也就是在座的本科生同学毕业的那一年,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
进入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宏伟的主楼和它的两翼:东配楼、西配楼。
主楼是理工学部的所在地,东配楼是新闻传播学部,西配楼则是艺术学部。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正是我校三个龙头学科,其中,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两个学科在全国排名第一。我们还拥有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网络与新媒体等众多全国始创专业。它们协调发展、交叉渗透,涵盖了传媒与文化行业的各个环节,也涵盖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各个领域。在过去的六十余年间,学校的历代教师和干部倾注心血,打造了这一最先进、最专业、最完整的传媒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
当你往北走,会走近著名的“核桃林”和一号楼。
这一带有三座雕塑值得一看。一座是孔子的雕像,它象征着学校努力打造和传承的深厚文化底蕴;另一座是中国播音专业的创始人齐越教授的雕像,它代表着学校的专业性、领导力和创新的精神;还有一座雕像,镌刻着学校的校训:“立德、敬业、博学、竞先”。文化素养、专业知识、伦理精神,正是我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
我校有多名教职员工。其中,有学识精深的学术名家,也有名满天下的媒体人;有国家级教学名师,也有教育部长江学者;有宠辱不惊的权威泰斗,也有意气风发的青年教师;有的老师在讲台上挥斥方遒,也有的老师在行政、管理、后勤等岗位上默默耕耘。
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学校老师:车洪才教授。他是我校外语系的一位教师,他的专业是一门小语种——普什图语,这是阿富汗的当地语言。年,车老师接受了一项国家任务——《普什图语汉语词典》的编纂工作。历经三十六年,这本词典终于在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此时,车老师已经是耄耋之年。古人云:“十年磨一剑”。这部三十六年完成的精品词典,为车老师赢得了“年中华文化人物”的称号,也为他赢得了阿富汗总统加尼授予的杰出贡献勋章。在车老师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不忘初心、甘于寂寞、精益求精、千锤百炼、为了国家利益鞠躬尽瘁的敬业精神。
它也是中国传媒大学的历代教师们一直秉持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为国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传媒人才。我们的校友遍布海内外,无论是在国家进行重大决策的人民大会堂,或是硝烟弥漫的中东战场,又或是冰天雪地的南北两极;无论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的新闻编辑部、春节联欢晚会演播室,还是社交媒体的舞台;无论是大学讲台,还是政府、企事业的管理岗位,都能见到他/她们的伟岸身影。一代代中传校友的杰出贡献,推动了中国传媒事业的起步、发展与壮大。如今,他/她们依然牵挂母校,不断以各种方式回馈母校,同时,他/她们也期待你们成长为这个优秀群体中的一员,为中国的传媒事业做出贡献。
当你走到学校的北院,你会看到两座即将在你们学习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建筑,一栋是四十八号教学楼,另一栋是图书馆。
图书馆有一个昵称,叫“大阅城”——阅读的阅。说起这个名字,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年,新图书馆刚刚建成,在校的同学们说,新图书馆很大、很美、藏书很丰富、设施很齐全,充满阅读的乐趣,不如改名叫“大阅城”吧?没问题,学校就把它叫做“大阅城”,并且在门口立碑为证。
学校坚持“一心为学生”,总是用心聆听着同学们的呼声。例如:
——有的女同学给校长信箱写信说,上完晚自习,走出校园、回到寝室的路上,有点“小怕怕”。没问题,学校在西门和中蓝公寓之间修建了一座天桥。
——有的同学说,上网有点不方便,怎么能更好地适应网络时代?没问题,学校在全校安装了wifi系统,实现了移动互联网的全覆盖。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这就是同学们口口相传的“海底捞大学”:只要是同学们的合理要求,学校教职员工一定会想方设法满足大家!
最后,让我们回到足下。
你们所踏足的,是学校新修建的体育场;不远处,是新建成的游泳馆、学生活动中心。这些设施,都将在新学期,向新鲜的你们开放。
相信你会很快爱上这里,爱上这所学校。你会发现,学校食堂有一种传奇的存在叫“广院肉饼”,学校唱歌最好的那个人被称作“小白杨”;你会熟悉,校园里重复练习“八百标兵奔北坡”的播音腔,还有那些无论寒暑满校园拍作业的长枪短炮;你会习惯,听最前沿的传媒观点,看最专业的校园演出,用号称“传媒黑科技”的最先进的技术设备练手,去最权威的平台实践……
同学们,我想,经过几年在中传的学习生活,你们一定会深深地爱上这所学校,会留恋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会铭记中传的精神和文化,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中传人!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并要求新闻舆论工作者“努力成为全媒型、专家型人才”。
要成为人才,就必须顶天、立地、务实、创新。必须坚守道德的底线。对国家来说,底线就是原则、价值、法律和纪律;对社会个体来说,底线就是做人做事的规矩。现代人总要面对各种诱惑、各种挑战、各种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是绝对不能放弃的价值观。
我还想向大家提出两点期望,希望大家在校学习期间,做一个拥有理想的思想者、做一个敢于实践的行动者,成为新时代的优秀传媒人才。
第一,期望你们做一个拥有理想的思想者。
在当代社会,有时候,喧嚣胜过了理性,浮华遮蔽了理想。然而,这恰恰提醒我们理想和思想是多么的稀缺和珍贵。西方的成功人士常给年轻人一个忠告:“Aimhigh”。我把它翻译成:“要有青云之志。”什么是青云之志?它不仅仅是“先定个小目标,赚他一个亿”这样的物质追求,而是要为自己的人生设定崇高的精神目标。不要只沉浸于一己的“小悲欢”、“小确幸”,更应该有“为祖国发声”的“大担当”,为中华崛起而奋斗的“大情怀”。
理想,不是做一个简单的梦,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智识来支撑它和实现它。希望大家不断培养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思想素质,发展改造社会的长远实力,通过创新、创业和创造,让理想照进现实。
第二,期望你们做一个敢于实践的行动者。
青春是爱做梦的年纪,但我们不能耽于做梦,忽视了行动。
来到北京,不一定非得采用“北京瘫”的姿势,而应当勤奋学习、努力实践,要用阳光的心理、健康的身体、积极的态度去拥抱未来。
喜欢二次元文化,也不一定非得做一个“宅男”或“宅女”。我建议大家多交朋友、融入集体,乃至勇敢面对挫折,从容应对社会的挑战。
当你们上课累了,“感觉身体被掏空”,不妨到大阅城去读读书、充充电,或者到体育场、游泳馆锻炼一下身体。珍惜光阴吧!鲁迅先生说:“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总之,行动起来!不要让自己最美好的年华虚度!
同学们!
今天,你们从这里开始了新的人生起点;今天,学校也因为你们的到来,将获得了新的生机,掀开了新的篇章。
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第一年,其中强调“提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今年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开展“双一流”建设的第一年。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学校的发展也将揭开了新的一页,也期待着你们为她注入新鲜的血液、描绘新鲜的色彩!
期待着我们共同携手,打造中国传媒大学更美好的明天!
祝愿大家学业有成,生活愉快!谢谢!
97级播音专业校友顾国宁
低头耕耘淡定向前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97级播音专业校友、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晚间新闻》节目主持人顾国宁以校友代表的身份发言,替那些忙碌在一线的优秀毕业生向师弟师妹们说点心里话。
校友顾国宁发言稿全文:
各位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站在这里的,和大家进行分享的是九七播音班的一位同学。新学期开始了,他要代表他自己,也要代表他的同学们,向母校报到,向老师们问好。
老师好!
许多年过去了,他的衣柜里淘汰了一些礼服,也淘汰了一些西装,但是只有我身上这一件白色的T恤,陪伴我搬过几次家,走过一些地方。每年我会把这件T恤拿出来洗一次,但从来没有穿过,因为自己知道早已不符那份年轻的荣耀。直到有一天,老师说:回来吧。他忽然意识到,也许他可以重新穿上这件白色的T恤,回到这个给他温暖,给他力量,给他包容,也给他梦想的地方。他可以脱掉职业的外套,在这个日子;他可以忘记生活的烦忧,在这个日子,以曾经的样子向母校致敬,一如年,那个白衣飘飘的秋天一样。
但是关于今天站在这里讲话,其实他的心里是拒绝的。因为去年这个时候,也有一位校友代表站在这讲话,那个人叫康辉。这是多么流血流泪的内心戏啊!同学们,你们懂的。后来,经过一番斗争,他明白了:他无法成为优秀的毕业生代表,但是,可以替那些忙碌在一线的优秀的毕业生说点心里话,好吗?
这所学校能带给你什么?
三天前,他和他的同学们完成了毕业十五周年的聚会,在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共进了晚餐,次日清晨居然忘记了头天晚上发生了什么。在他们当中,有人成为了导演、电影导演,有人成为了作家、畅销书作家;还有人成为了万个孩子的“爸爸”,就是《凯叔讲故事》;还有同学从北京广播学院广播台一直搭档到央视新闻频道《朝闻天下》。但是,无论走到了哪里,无论在做什么,我们不难发现:这些从广院播撒出去的种子都带有着明显的广院的气质,在顽强地生长着。他们用带有广院气质的世界观去观察生活,他们用带有广院气质的方法论去改造世界和他们自己。
那么好,什么是广院气质呢?
他们相信,一半是扎实的专业功底,这里面包含着你在学校和走出学校后的努力,而另一半就相对复杂了。比如说:自信。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自信,对未来学习能力的自信,对自身判断力的自信。比如,热情。对你所从事专业的热情,对你团队伙伴的热情,对摔倒以后重树目标的热情。比如,执着地创新。永远对自己的过去说不,永远对重复的表达方式说不,永远有勇气对自己的人生巅峰或着低谷说不。同学们,不用问,这是一条充满坎坷的艰辛之路,而这一路上伴随你的也许只有孤独和奋斗,而且这条路的尽头未必连接着成功,但是这所学校会告诉你,这是一条正确的创作之路。
相信各位同学近期会高频率地听到这样一句话:“大学了,想好要什么。”可是你心里想的却是:“太好了,爸妈不管我了”,但你嘴上说的是:“别说了,谁的青春不迷茫呢?”
可是如果一旦迷茫了,该怎么办呢?
以对优秀毕业生多年的观察,送给大家两个字:折腾!请注意:前提是必须知道折腾谁,和怎么折腾。不是折腾学校,更不是折腾老师,,而是折腾你自己。去看你喜欢看的书和必须看的书,让头脑的风暴完成你从高中生到广院人的重建;把你多余的精力耗在球场,让你的身体足以应付毕业后正在经历野蛮生长的媒体环境。
除了折腾,还有珍惜。校歌里唱到:珍惜春光,遗憾的是身处春光里的人们往往不知道珍惜。珍惜春光,更要珍惜你身边的每一个人。珍惜你们的师生情谊,珍惜你们同班,隔壁班,或者其他系的同学情份,这四年走过便不再,毕业即永恒。或许某一天,某一个重大工作的若干个重要节点上都是自己人的时候,证明两件事:一,也许你老了;二,但是你值得拥有。当然,你也可以大好春光谈恋爱,抓紧时间办正事,师兄们只能遥远地流着泪祝福你:且行且珍惜!
教师节那天,他给他的班主任发了短信,向老师报告自己俯卧撑能做两百个了,老师很忐忑地问:你还记得当年罚你做过的俯卧撑吗?回答是:当然!可是他没有向老师报告的是,现在的两百个俯卧撑是经历了高原和夜班的历练,挨过了长久的病痛以后,自己一点点重新悟到的。感谢老师们,让那些年轻人可以愉快的成长;感谢学校,给了年轻人专业的信仰和人生的担当。
当然,她并不完美,但你会苛求自己的家人是完美的吗?她的毕业生们可能会经历非议,经历质疑,经历被戴着有色眼镜的权威打入谷底,但这是最重要的吗?你们进入广院的那一天起,不就是注定了要经历世俗的评点和揶揄吗?没有否定,如何成长?没有否定之否定,怎能前行?低头耕耘,淡定向前,你是你自己,你是广院人。
最后一点点时间,你能为广院做点什么呢?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同学,尤其是很多刚进入校的同学不太有自信。请你们重新昂起头,看一看这块天空,再看一看这片校园。十九年前,他问自己的父亲,你希望毕业后你的儿子成为怎样的人呢?父亲回答:只要不是反人类反社会就行了。当他翻开漫长的人类史,他惊奇地发现,反人类和反社会的名字动动手指都能算得出来。广院之爱,犹如父爱。大爱无疆,你们已经站在了他的肩膀之上;天道酬勤,你们只要敢于耕耘就一定会收获成长。
同学们,今天你们走进了广院,祝贺你们!你们有机会将来把自己的名字和他们的名字写在一起;未来,你们将走出广院,请记住,你们站在哪里,那里就代表了广院的担当、情怀、标准和风范。
未来你来,让世界听到你们的声音!谢谢!
点击进入●●●
来源:中国传媒大学白杨网记者:宋佳音摄影:周维一邹京耀王艺瑾编辑:裴鸣中传新闻ID:cuctvnews主编:梁钟绮梦编辑:周瑶中国播音主持艺术网编辑整理点击阅读原文有什么药可以治白癜风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