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来源:尼日利亚华人网
津巴布韦华人网转载
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在世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许多中国人跑到非洲工作和生活,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在许多当地人眼中,中国人是富裕的,中国是“天堂”。图为安哥拉一处工地上,一名领导安哥拉工人工作的中国工人。
对于这些背井离乡的中国人来说,当地的热带气候和艰苦的生存环境是一个考验。白天的高温,晚上的蚊虫。网眼密集的厚蚊帐,高效的驱蚊剂时生活必需品。图为安哥拉,一名中国铁路工人在帐篷外清洗自己的衣物。
几年的国外打工,为的是能带上更多的积蓄回家。图为赞比亚,道路建筑工地上为即将回国的同事准备的欢送晚宴。
饭馆、小裁缝铺、药店,所有能迅速赚钱的中国商人都干。图为科特迪瓦首都阿比让,一名中国女子在市场上销售受非洲人欢迎的中国药品。
非洲许多城市都有专门贩卖中国服装、小家电、五金和摩托车的商业街。图为安哥拉首都罗安达,一名中国商人带着几名赞比亚工人在搬运刚从中国进口的货物。
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就业率低,许多非洲国家治安不好。拦路抢劫和入室抢劫时有发生。”图为罗安达,一名中国女商人的商店门口用手机联系客户。她身后是一名手持冲锋枪的士兵。
在非洲人眼里,中国人勤劳得不可思议。在非洲,双休日制度比中国更早实行。尽管加班工资比平常工资高很多,非洲人也不愿加班。图为一群中国工人用好奇的目光看着一名安哥拉女子。
在非洲的大多数中国人不会讲英语,自己烹饪中国菜,看中文的电视节目和DVD,很少不与当地人来往。图为赞比亚,中国工人在郊外临时搭建的宿舍的院子里打乒乓球。
中国工人来非洲打工能挣比国内更高的工资,却要忍受与亲人离别的苦闷。图为赞比亚,一名工人在入睡前坐在床上给远在中国的妻子发短信。
在非洲的中国人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便是——寂寞。一位在非洲经商的中国人说:“钱相对好挣,但这里没有KTV可以唱。”图为一家赞比亚中国公司的工人在饭厅里玩麻将。
中国人把中国式的生活完全移植到了非洲。非洲人没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中国人便在当地开垦菜地。图为赞比亚,一名中国妇女在工厂外的一块土地上给蔬菜浇水,和她一起干活的是一名赞比亚的工人。
也有一些中国人是一家人同去非洲淘金。图为赞比亚,48岁的中国商人陈庭辉在吃午饭,他的妻子坐在旁边看着他。
尽管要面对语言不通、条件恶劣、文化冲突及远离亲人等问题,每年仍有大批中国人通过各种方式踏上非洲的土地。对于中国淘金者来说,生存和富裕的愿望压倒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