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11日至今,在清华大学中非领导力发展中心支持下,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生冉奥博前往肯尼亚进行社会实践与调研。两个月时间内,该生走访了内罗毕、纳洛克、基安布等7个郡,调研访谈了内罗毕大学、中国武夷、中国土木、中国移动等8家单位,并就“可持续基础设施”、“中肯人类安全认识差异”、“领导力与跨文化管理”主题进行深入调研。
“因受疫情影响,原定20人的清华大学肯尼亚全球胜任力支队未能成行,此次调研成为一个人的实践,但一个人也要做到保质保量、高标准地完成好既定任务,为中肯友谊尽绵薄之力。”冉奥博同学表示。
C12公路是通过非洲“园中之冠”马赛马拉国家公园的主动脉,对于当地马赛社区乃至整个肯尼亚的旅游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冉奥博同学前往纳洛克郡C12公路项目开展第三方评估,主题为“可持续基础设施”。年7-8月,该生就曾在C12公路进行同一主题调研。调研通过发放问卷、深入访谈等形式,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从当地社群中搜集到公路对于可持续发展影响的相关数据。
Sekenani地区酋长及其随从填写问卷
A是肯尼亚自西向东的经济走廊,对于肯尼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冉奥博同学在中国武夷A项目部展开了关于“人类安全认识差异”的调研,调研的初步结果以章节摘要形式投稿《HumanSecurityinTwenty-FirstCenturyAfrica》一书并已获录用,将整理数据并完成章节终稿。
在A项目发放问卷
此外,在中国土木(肯尼亚)有限公司大力支持下,冉奥博同学在公司总部、肯尼亚RWC乡村公路项目进行访谈调研,主题为“领导力与跨文化管理”。此外,同学还与肯尼亚国家行政学院主席、内罗毕大学教授GituroWainaina,内罗毕大学Dr.AliceOdingo,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肖珊,中国移动国际肯尼亚公司总经理梁萌等就中肯双边合作趋势、人工智能与肯尼亚发展、肯尼亚BBI(BuildingBridgesInitiative)、肯尼亚新冠肺炎应急体系等进行了探讨。
与Gituro教授访谈
关于我们:
中非历来是命运共同体。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随着中非论坛和中非峰会的召开,中非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全球的共同核心任务,也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时代课题。为服务国家的战略需要,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支持下,清华大学于年6月6日成立“清华大学中国-非洲领导力发展中心”(CALDI),由教育研究院和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联合建设。
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中国和53个非洲国家协商一致通过了《关于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北京宣言》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年)》。强调人文交流合作对中非人民增进了解、友谊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鼓励深化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互鉴与合作。清华大学中国-非洲领导力发展中心将着眼未来致力于人文交流和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中非领导人才,助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国家推进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AboutUs:
Asthelargestdevelopingcountry,ChinahasestablishedlongandimportantrelationshipwithAfrica,thecontinentwiththemostdevelopingcountries.Inrecentyears,China-Africacooperationhasbeencontinuouslyexpandedanddeepened.Inaworldofmajordevelopment,transformationandadjustments,peaceanddevelopmentremain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