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期末考试,有同学问“老师,作文要复习吗?”此问题一出,就可告诉他,好在你问得及时,否则考前才醒悟过来,为时晚矣。
作文要不要复习,该怎么复习呢,其实我们存在一些误区。有部分同学会觉得,作文不就是那么回事,不需要复习,而且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复习。
如果你抱有这样的想法,那你就不小心进入了误区。
众所周知,语文考试内容可分为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大块。作文同样也是要复习的,而且复习方法得当,效果就会很明显。
千万不要觉得,我们只要把基础知识读一读,背一背,记一记,默一默,写一写,最多再加个阅读题多做几遍,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觉得自己已经复习好,然后就等着考试卷一发,稳坐钓鱼台。
作文才是分数最大的一块考试内容,而且是否认真复习,以及复习时是否得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最后的语文成绩。
得作文者,得天下。
作文复习好了,提分不是三五分;复习不好,丢分可就不是一两道基础题能补回来的。
问题来了,作文该怎么复习呢?总结多年教学经验,结合优等生复习方法来看,我觉得至少要做好3件事情。
这3件事虽小,但非常有帮助。
01翻作文本
要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惜自己的作文本。
如果一到期末,孩子就找不着作文本,那可就亏大了。而且不瞒你说,要想把一个学期的作文都补回来,难!
咱们要把平常曾经写过的作文,找出来,好好翻一翻,看一看。
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个好处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回顾本学期写过的那些作文。
通常来说,老师在学校布置大家写的作文,都是围绕书本上的单元作文主题安排和设计的,考试测查到的概率非常大。
同时,我们可以借此机会,熟悉课本上面有哪些类型的作文。
是写人记事为主,还是写景状物为主,再或者是以想象作文为主?抑或是看图写话为主,引导孩子翻自己的作文本,在脑海里留下一个更清晰的印象。
第二个好处,帮孩子重拾作文材料。
要知道,进入考场后,孩子再也不可能像平常那样,东看看书,西翻翻日记,或者去问爸爸妈妈、问同学、问老师我这篇作文有哪些材料可写,对吗?
在考场里面,全靠孩子自己脑瓜里面已有的素材,有什么就只能写什么。
所以,引导孩子翻看作文本,其实是帮助他事先把“上战场”的武器弹药准备好;徒手杀敌固然很英勇,可是胜算不大。
02列单元作文主题清单
如数家珍。
对,如果孩子能够对本学期的作文如数家珍,那可就太好了!
实在不会的,没关系。这里,我准备了一个三年级下册的样本,依葫芦画瓢去做,也能做得八九不离十。
列清单的最大好处,便是一目了然,就连老师也诓不了我!
上表中,三下的单元作文,写景状物类的占2篇,写人记事类占4篇,想象类占2篇。如此,我们可以推测一下,本学期作文的考察重点是写人记事类的作文。
多看几遍,孩子的脑海里就像有一张地图,清晰明了。做到心中有数,上了考场,也不会紧张慌乱。
03查漏补缺,实施B计划
这件事,是根据第2件事来的。
说白了,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弱点进行查漏补缺,比如有的同学擅长写人记事,有的同学擅长写想象作文,写景状物的作文有点怕。
那好,复习阶段可根据这个弱点进行强化训练,有的放矢,来一个B计划。
什么意思?
比如,针对三下的作文复习,一个孩子如果不擅长写景状物,那就应该在单元作文之外,另外增加一篇相同类的作文。
模仿《我的植物朋友》,再写一篇《校园的一角》、《教室一角》等等。要知道,考试的时候,可没说作文题目就是单元作文题,万变不离其中的是方法,但变幻多端的是考题。
又,还可模仿《国宝大熊猫》写一篇《我最喜欢的小动物》之类的作文。
这就是B计划,说白了,针对孩子的弱点,引导他多做一手准备。一条道走不通的时候,可以走另一条;或者忘了一条道,记住另一条也可以。不至于无路可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期末复习阶段,重视作文复习,打有准备之仗。每个孩子都应该在作文上拿到属于自己的高分。
猜你想看:
重启是最美的词语,出发是最美的姿态:2个建议请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