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多个国家共同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期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后在年改为5月22日。
年5月22日是第28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为“呵护自然,人人有责”。
世界的美是丰富多彩的。形态各异的动物、色彩纷呈的植物以及无处不在的微生物,构成了我们生生不息的地球生物圈。
你知道吗?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中,藏着不少“精灵”,与我们共享着城市空间。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们——
彩鹮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体长48-66厘米,翼展80-95厘米,体重-克,两翼在阳光照射下具铜绿色金属光泽,叫声是带鼻音的咕哝声,于巢区发出咩咩及咕咕的叫声。在中国,由于栖息地减少、环境污染和分布区狭窄等因素,彩鹮曾一度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宣布在中国绝迹,直到年中国境内才开始出现它们的踪迹。近日,在江山市清湖街道清泉村附近新发现7只,其数量较为罕见,为近年来国内发现的最大种群之一。
白鹇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嘴粗短而强壮,翅稍短圆,头顶具冠,尾长。栖息于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古时曾作为五种珍禽。清朝时更把白鹇作为五品官服图案。图摄于开化县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
丽星鹩鹛鹟科鹩鹛属的一种小型鸟类,体小尾短,约10厘米,全身深褐色。全球种群数量较少,为国家“三有”保护鸟类。丽星鹩鹛因其生活习性隐秘,堪称鸟中“隐士”,极难被发现。年5月,在江山市塘源口乡被首次发现记录。
中华秋沙鸭嘴形侧扁,前端尖出,身体两侧遍布鱼鳞状花纹,脑后两簇冠羽,辨识度较高,是第三纪冰川末期遗留下来的古老物种,距今多万年的历史,是中国特产稀有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全球仅存不足只,被誉为“水中活化石”和“鸟类中的大熊猫”,又因带有“中华”之名,人称“国鸭”。中华秋沙鸭以清澈的河流、水库为栖息地,是直接反映水环境质量的“指示物种”,素有“生态环境风向标”和“水域生态环境的生态试纸”之称。年,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在江山市白水坑水库首次发现,种群数量为19只至28只。
大绿臭蛙攀附在岩石上的大绿臭蛙,在衢州广泛分布。皮肤光滑,背部中央为纯绿色或翠绿色,腹部呈白色,体侧浅棕色,四肢有棕褐色横纹,部分个体为棕褐色不规则斑点。大绿臭蛙为夜行性动物,白天多隐匿于流溪岸边的石下或在附近的密林落叶间;夜晚多蹲在露出水面的石头上或溪旁的岩石上,食性较杂,能捕捉比自己小的节肢动物或同类。臭蛙属的青蛙平时并不会散发出臭味,但被捕捉时它们的皮肤会分泌难闻的、具有刺激性的黏液,若手上有伤口,那么接触到这种黏液后会有刺痛感。
▲城市中的猛禽—鹗,通称鱼鹰
▲城市中自由飞翔的黑翅长脚鹬
▲体背具有锚形觭角的撒矛角蝉
▲自带靛蓝色天鹅绒光泽的蓝凤蝶
▲淡肩角蟾
▲喜欢生活在湿地和湖里的“鹬中精灵”反嘴鹬
▲中国钝头蛇(怕怕)
▲外形酷似一把伞的“一把伞南星”,小心,这可是有毒植物哦!
▲全草可入药的尖叶唐松草
信息多一点1.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公约》将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diversity)定义为:各种生物之间的变异性或多样性,包括陆地、海洋及其他水生生态系统,以及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间复杂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分为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什么是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geneticdiversity)指一个物种的基因组成中遗传特征的多样性,包括种内不同种群之间或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性。遗传多样性是种群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方式。3.什么是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speciesdiversity)是指在一次个体采集中,不同物种的有效物种数以及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中各物种的个体分布特点。物种多样性包括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2个方面。物种丰富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的物种数目,通常用物种的个数(生物量)或物种密度来表示。自然界中物种丰富度的空间分布是不均匀的,如科学家研究发现,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度越高;由赤道向两极,物种丰富度呈减少趋势。4.什么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生态系统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群落及其与所外的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功能单位的动态复合体。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diversity)指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包括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组成、功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等。5.什么是保护地?保护地(protectionareas)是为达到特定的保护目的,进行划定、调整或管理的地理区域。目前,我国的保护地通常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海洋特别保护区、水利风景区、矿山公园、天然林保护区、种质资源保护区、沙漠公园、国家公园试点等不同类型。6.什么是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分为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和自然遗迹类3大类别。供稿
局规划生态处
编辑
刘易
审核
王峰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